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藉由犀利的洞察力及適度的詼諧,回溯了一位女兒在母親罹患茲海默症後所經歷的各個階段。 女兒忙著糾正母親生活中的紊亂、健忘、及無來由的偏執,然而當她坦然面對命運之後,對彼此都是前所未有的解脫。 片中捨棄疾病的悲情,也不對阿茲海默症進行醫學探究,而是用肯定生命的態度探索親情關係、老化、改變、記憶,以及深沉而複雜的愛。 本片在當時阿茲海默症的相關資訊尚未廣為人知時,以黑馬之姿探討了失智照護問題,在1994 年推出後大獲好評,不僅獲美國各大媒體影評人選為當年度最佳紀錄片,亦獲得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入圍當年的 ...
      www.wmw.org.tw/tw/film/787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出品: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片長:108分鐘他們是一群困在時間河流裡的長者,深受失智症的困擾纏身,記憶中的歲月點滴,如今只留下泛黃照片上 ...

    • 108 分鐘
    • 489.6K
    •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3. 2024年5月27日 ·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紀錄片「最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The Lat Alzheimer's Patient),記錄了兩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患者,靠著嚴格且直接的生活習慣改變,成功阻止甚至逆轉阿茲海默病情進展。

  4. 2015年3月24日 · 阿茲海默症是個非常可怕的疾病,我的表舅他其實要試圖告訴我的是每一個人在經歷阿茲海默症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同的狀況,每一個人都是很特別的狀況,那我的表舅他是一個很詩意的阿茲海默症患者。

    • 《父親》:從「失智者」視角學習同理。「我覺得自己像棵葉子快掉光的樹…所有枝枒、風吹雨打…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電影《父親》(The Father)
    • 《永遠的我們》:從「照顧者」視角,學習放下。「很快地,我就會看著你的臉,卻不知道是誰在看著我。」——電影《永遠的我們》(Supernova)(圖片來源 / CATCHPLAY)
    • 《爺爺的死亡排練》:從「子女」視角學習面對傷痛。「我們以為,這樣做就能阻止即將發生的事,那是我們所能找到的、撐下去的方法。」——電影《爺爺的死亡排練》(Dick Johnson is Dead)
    • 「請給我一個機會!」
    • 失智症電影
    • 忘記一切!也不想忘記生活的意義

    source:Young記憶會館 - 年輕型失智症的一個家FB 《Young記憶會館》是台灣失智症協會開創的咖啡館,這裡的服務生,全部都是年輕型的失智症患者,他們發病時,可能都還是家庭經濟支柱,動作變得遲緩,今天記得的事或許明天就忘得一乾二淨,根本不會有人願意雇用失智症的人,但是在這裡,他們有機會證明自己:「我們雖然比較慢,但是我們很用心,一定會做到最好。」 source:車庫娛樂 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患者,且分為「老化失智」及「年輕型失智」,兩者病徵大相逕庭,是台灣近年來很關注的健康議題。車庫娛樂響應公益活動,特別在九月「國際失智症月」獻映失智症相關電影,《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忘了浪漫,記得你》、《我親愛的父親》、《與失智共舞》這4部訴說失智的感人電影,以電影發聲,邀請觀眾...

    《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 source:車庫娛樂 87歲的母親罹患失智症,95歲的父親人生第一次做家事。信友直子,是名紀錄片導演,生活在東京已將近40年,對於不結婚而埋頭工作的女兒,她的父母只是遠遠地守護她。信友導演在45歲時罹患乳癌,她的母親以充滿幽默感的愛支持著她,在母親的幫助下,導演克服人生最大的危機,她決定開始紀錄父母親的生活,然而透過鏡頭觀察父母的她,發現母親開始起了一些變化。 source:YouTube 看著面對病情而苦惱的母親,還有活到95歲第一次自己削蘋果的父親,信友導演決定拋下工作回到老家,然而父親卻對她說:「妳母親我來照顧就好,妳去忙妳的工作。」因此,信友導演便將拍攝父母的真實生活視為自己的使命,邊哭邊紀錄這1200個日子。 延伸閱讀:感人國片《老大人》正式預告埋哭點 ...

    source:車庫娛樂 若有一天身旁有人開始遺忘任何事情,請不要驚慌、不要不耐煩,溫柔的牽起他的手,告訴他:「別害怕,你不孤單!」這些失智症患者,其實也不想成為親人的負擔,他們不想只是等死,人活著就要活的有意義!9月20日一起進戲院,用你的溫暖與行動,支持這些可愛的人們,讓他們不再孤單害怕!

  5. 2016年1月1日 · 德國第一公共電視台於2014年製作了紀錄片「阿茲海默:在遺忘中迷失」(Alois Alzheimer Verloren im Vergessen),詳細檢閱了阿茲海默一生以及其醫學發現。 2015年阿茲海默逝世百年,《明鏡周刊》、《南德日報》等各大媒體也刊登專文介紹這位醫師,以及以他 ...

  6. 2019年9月18日 · 然而,信友直子卻發現母親罹患了阿茲海默症,看著面對病情而苦惱的母親,還有活到95歲第一次做家事的父親信友良則,原本已經隻身在東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