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1日 · 照護線上提供. 腦中風可以分成「出血性中風」與「缺血性中風」,崔源生醫師表示,腦中風的症狀大同小異,可能會出現臉部表情不對稱、單側手腳無力麻木、口齒不清或昏迷。 出血性腦中風有個比較特別的特徵,它常造成腦壓升高,比較容易出現頭痛、嘔吐,缺血性腦中風則較不會有頭痛的表現。 圖/搶救中風,分秒必爭。 照護線上提供. 「出血性中風」可能是因為高血壓導致微細的血管破裂,或者是腦動脈瘤破裂出血,而壓迫腦部;「缺血性中風」可能是因為心臟裡的血塊隨著血流進入腦部動脈造成阻塞,或是本身的血管壁異常,而容易產生亂流、形成血栓,還有就是動脈太過狹窄而造成腦部缺血。 腦動脈瘤的發生與種族有關係,根據統計,日本、丹麥等國家的案例比較多。

  2. 2022年11月2日 · 什麼是腦神經年齡? 人都會老化,生理年齡(Biological age)可能因內在條件(例如基因、心血管因子)或外在條件(例如生活型態、飲食、環境等因子)而與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有所差異,因此,大腦的生理年齡,我們稱之為腦年齡(Brain age),可作為反映大腦的完整性及與年齡相關的退化風險之指標。 有關腦年齡預測的研究,大多使用腦部較為巨觀的變化,像是灰質、白質的體積(volume)之萎縮情形等。 然而,過去研究顯示,白質神經束(white matter tract bundles)的微結構(microstructure)變化,例如神經束的完整性(integrity),對於老化的進程更為敏銳。

  3. 2015年10月7日 · A+. 暈厥,醫學上名為syncope(或syncopy),雖然在心臟內科門診並不是很常見,但每個月門診總會碰到幾位很憂心來求診的病患,年齡從10多歲至80或90多歲都有。 因這是惱人的問題,一般人又會擔心是否有重疾(事實上少部分是重病的表現),所以通常病人及家屬都會很擔心,亟欲醫生給予答案及處理。 首先,我們要清楚瞭解 暈厥(syncope)的定義 :它述說一般人突然完全失去意識,不省人事,肌肉完全沒有支撐力量,導致他倒在地上、沙發上或床上,若旁邊有人喊他的名字、拍他,也完全沒有知覺,過程可以只有1至2分鐘,也可能是10分鐘以上而至需要救護車送至大醫院急診室。

  4. 2022年9月16日 ·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陳達夫 指出,無論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記憶力都不是診斷失智症絕對必須的症狀,其他的認知功能,如:語言功能、社會人際認知、執行能力等,若出現一項功能受損,就可以進一步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病程發展說明. 簡單來說,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衰退的疾病總稱。 也就是說,失智症會導致患者的記憶、性格以及日常生活出現障礙。 而不同的失智症也會有不同的早期症狀及認知障礙,以下將分成5個面向介紹失智症的認知障礙,帶你瞭解失智症患者的世界: 圖/記憶障礙 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之一,在尚無嚴重腦損傷的輕度認知障礙階段就可能出現。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憶障礙.

  5. 2024年5月2日 · 中央社. 2024-05-02. 分享. 傳送. A+. 夏天腳步近,氣溫逐漸攀升,醫師提醒,炎熱天氣下,人們容易出現水分流失情況,高等慢性病患者要更注意,適當補充水分可降低 血壓 上升、血液黏稠度,減少急性 腦中風 的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及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 家庭醫學專家、開業診所院長林錦龍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天氣越來越熱,人們容易出現水分流失情況, 高血壓 、 高血糖 、 高血脂 等慢性病患者常見的風險,也隨之浮現。 當身體中水分減少會讓血壓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產生急性腦中風風險.

  6. 2022年8月23日 · 大家常聽到的「失智症」,通常被區分為個階段:輕度(早期)、中度(中期)、度(晚期)。而失智症照顧的辛苦,也引起眾多的討論聲量,無論是電視劇、書籍都有以照顧失智症親人為主題的探討。

  7. 2023年8月31日 · 一、 跑步先在原地打赤腳,前腳掌先著地再腳後跟著地,他說,很多人腳後跟不落地不行,要持續跑久腳掌得先著地、再腳後跟輕碰地板,「不用很用力踩、輕輕踩即可」。 二、 跑步時膝蓋保持微曲狀態,避免膝蓋因跑步產生膝蓋受傷。 、 要節能減碳,落地的聲音要越輕越好,「當你腳步落地的重量越、你的心跳就跟著快、所以會越跑越喘」。 四、 聽節拍器跑,1分鐘設定180步頻,可藉由APP使用達成,「就像彈鋼琴的節拍氣」,當你可以跟得上180步頻,表示你的步伐會縮小、步頻快,「小步伐高步頻」此時更能夠節能減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