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12月6日 · 《殺人回憶》、《駭人怪物》導演奉俊昊探索社會與人性的又一力作,母親金惠子如母獸般不顧一切的爆發力演繹,兒子元斌癡傻與內斂兼具的演出,讓本片呈現出驚人的角色厚度與張力,也成為韓國問鼎明年奧斯卡的大熱門。 (下文涉及劇情,慎入) 但是你如果期待進到戲院可以看到「抱頭痛哭互相取暖的母子情深」電影(舉例:《法內情》、《阿甘正傳》),那我不得不對你唱一首歌:「Sorry, Sorry, Sorry, Sorry 내가 내가 내가 먼저 네게 네게 네게 빠져 빠져 빠져 버려 baby」 很抱歉,導演不拍這種你猜得到的(溫馨)劇情。 這次奉俊昊結合兩部前作之精神,也就是透過驚悚懸疑的刑案推理來批判韓國當代社會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母親是這現象下的犧牲者卻也是加害者。

  2. 2010年5月21日 · 本身是馬來西亞籍的導演何蔚庭,在本片中一改以往知識份子加諸在移工(外勞)身上的弱勢、悲情或者許多大眾的對於移工髒亂、無秩序的歧視印象,這次他用輕鬆詼諧的手法,替兩位主角打造一條歡笑公路。 在這條路上,他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台灣人,彼此也開始怨懟(撒嬌? ),但他們不願意放棄那張沙發,繼續背著沙發向前衝! 與其說這是一部「魔幻寫實」的電影,不如說他是交織在現實生活中的幻想曲。 兩個人從一開始的振奮最後的無力,在遠離台北101的小溪邊,夜晚的水面波光粼粼,襯著德布西的「月光」,顯得那麼浪漫;但別忘了,東南亞的熱帶島民怎麼能這麼安靜,嗯~他們還是拿起了吉他唱起了菲律賓歌謠,乘著大沙發在水上飄盪著。

  3. 2015年10月4日 · Oct 04 Sun 2015 21:04. 【電影】《戀戀銅鑼燒》~不只是活下去這麼簡單. close. 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一個平凡不起眼的少女、一個和藹卻又神祕的老婆婆,這三個人在小小的銅鑼燒店相遇,為彼此的生命泛起幾不可見小小漣漪… (下文劇透) 光有外皮是不夠的,內餡才是銅鑼燒的靈魂所在. 總是不發一語的銅鑼燒店店長千太郎把自己鎖在那四四方方的小店面,日覆一日煎著那銷路不太好的銅鑼燒;千太郎會把煎壞的餅皮給國中女孩若菜,若菜回到四四方方的公寓中,一個人從冷凍庫把餅皮拿出來吃。 千太郎與若菜都用沉默阻隔外界的情感,直到一個怪怪的老婆婆走進他們的視線。 這位自稱名為德江的老婆婆,臉皮挺厚的想要應徵銅鑼燒店職員的工作,不在乎自己髮茫茫齒牙動搖的年紀以及變形的雙手。

  4. 2016年5月23日 · May 23 Mon 2016 01:12. 【電視】《瑯琊榜》電視劇與原著一些小比對心得. close. 前言:我非常喜歡這部戲裡面的一句台詞:「 我現在一想起以前的事情,心裡面就像有一座冰山被火烤著。 一時暖暖的,一時又透著刺骨的寒意 」 因為害怕沉迷動輒五、六十集的電視劇而不可自拔,所以基本上我是不太看電視劇的。 這次因為好幾個朋友不約而同輪番強力推薦,腦波很弱的我終於手抖點開了第一集。 不得不說雖然LAG了一年之久,但還是很慶幸自己有點開這部好戲,甚至還為了它我還安裝了中國視頻網站的APP,以便可以下載全套54集的電視劇,想重看可以隨時點開來看。 因為一般來說電視劇都會是比較”精簡”的版本,所以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我一直想著”原著會是一個多麼氣勢磅礡的故事啊”。

  5. 2010年7月22日 · 由四位香港導演執導的四部短篇電影組合成的《香港四重奏》,是2010年第34屆香港國際電影應「香港品牌」邀請所監製,簡單來說,這是一部行銷香港的電影。 關於城市行銷電影,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就是2

  6. 2010年1月13日 · 一直是個未知的謎團! 《音樂人生》導紀錄黃家正的11歲以及17歲,片長約莫90分鐘。 90分鐘裡面,影片塞滿的各種奏鳴曲(Sonata)、協奏曲(Concerto)、五重奏曲(Quintet),搭配黃家正或交談或訪問或喃喃自語等接近神經質的談話(Talking),交織成一首年輕生命的交響樂。 如果說音樂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古典藝術),他所追求的就是「美」。 然而「美」該如何定義?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家正的老師在比賽前帶著同學們禱告;同學們因為贏得比賽而高聲歡呼;(哥哥轉述)父親怒罵家正以前贏過誰誰誰,現在卻不如那個誰誰誰;有人跑來問他「現在考到第幾級? 」...結果沒有人在追求美,他們透過音樂所冀望的是另外的東西。

  7. 2010年2月3日 · 【聖雷米花園療養院】是梵谷在在割耳事件之後,因為精神狀態過於瘋狂,而被安排住進附近聖雷米的精神病院。 當一個人被安排住進佈滿鐵窗的精神療養院時,他的生命還有希望嗎? 他還被愛著嗎? 他還能愛人嗎? 以梵谷偏執瘋狂的個性,他會乖乖的接受安排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