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6日 · 根據勞動部今年公布的資料顯示女性受雇者最近一年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比率達 3.3%男性為 1.3%若分別乘以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男女受雇員工總數意思是台灣 1 年內,可能有高達 26 萬人都曾受過職場性騷擾。 延伸閱讀: 遇到職場性騷擾怎麼辦? 律師:一套蒐證、舉證策略,保障自己的權益. 知情者沉默、輿論傷害,讓受害者隱忍,成性騷黑數. 但是同一份報告也指出,其中有 8 成以上的人,都沒有說出口。 為什麼他們不說? 台灣的中小企業占比超過 98%,專長為勞資爭議的律師蔡晴羽指出,可能騷擾人本身就是雇主、或被重用的高階主管,受害者覺得內部申訴毫無意義:「沒有申訴或聲張,雇主可以辯解不知情,直接對外求助的勞工,反而成了組織裡的麻煩製造者。

  2. 2021年11月9日 · 在 2018 年宿平台 Airbnb 頒布一條新規定:管理團隊的任何人都不得和員工發生感情關係,主管要跟員工談戀愛可以,但職位高者請先離職,去其他公司服務。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項限制太嚴苛了,況且,公司有權利限制員工自由戀愛嗎? 但試想自己與伴侶一起工作的狀況,就能理解限制的緣由。 假如你是業務部主管,伴侶是組員,當伴侶業績不佳時,你願意當面批評他嗎? 如果不公開責備對方,其他同事會怎麼想? 當你在辦公室與伴侶談公事時,大家會不會懷疑你們在談戀愛、不工作呢? 《道德課》指出,辦公室戀情最大的問題是讓「公私領域界線變得模糊」,尤其是有上下屬層級關係,就算你自認為公正無私,同事也會質疑你的處事方式,讓你在領導上遇到挫折,建議不要踩這個地雷。

  3. 2017年7月3日 · 2017-07-03.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陳世哲. Shutterstock. 女性天生不愛競爭? 從文化觀點談職場上的性別歧視.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男女的職場差異. 為什麼百貨公司專櫃的服務人員大部分是女性? 為什麼計程車駕駛大部分是男性? 男女職場真的大不同! 為什麼男女在職場會有如此的差異? 我們來看幾個有趣的研究,分析是什麼造成男女真正的差異。 很多的研究指出,女性較容易在職場受到不公平待遇。 例如薪資和升遷比不上男性、高階主管不到20%是女性,學者對於這方面的探討,可謂汗牛充棟。 有些人認為,女性在職場上受到歧視,是因為家庭因素,在工作上的知識與經驗比男性要少,所以在職場表現無法與男性比。 但是真的如此嗎? 我們先來看看女性在職場的幾個刻板印象。

  4. 2024年2月20日 · 數十年來主導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的喬治.範蘭(George Vaillant)教授,在追蹤哈佛大學畢業生時,發現他們在 50 多歲和 60 多歲時的生產效率,比年輕時更高。 那麼,為什麼多數人都對「中年」抱持否定態度呢? 雖然無法仔細探究,但「中年危機」一詞應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有幾位學者針對中年危機進行過研究,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人,大多表示他們對停滯、無力、不幸、無趣、懷疑或自我認同等感到苦惱。 或許這些都算是危機,但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因為它們全都屬於發展的其中一個階段。 心理學家丹尼爾.J.李文森(Daniel J. Levinson),曾在其知名著作 《男人的人生四季》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暫譯)裡,針對中年心境做了許多分析。

  5. 2020年5月14日 · 根據《勞基法》第9條規定,有四種狀況公司可以和員工簽訂定期契約,期滿後公司可以合法的解雇員工,且不必支付資遣費: 一、臨時工作: 即我們常說的臨時工。 例如公司的倉庫淹水了,為了清運泡水的物品必須臨時聘請額外的清潔工幫忙,這種就算是臨時工作,可以簽訂定期契約。 二、短期工作: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公司同事請產假,必須聘請一位職務代理人,一旦原同事產假結束之後,這個代理人的職務就告一段落,這種情況也可以合法的雇用約聘人員。 三、季節性工作: 例如農夫在春天至秋天期間需要人力協助採收作物,但冬天就沒有這個需求,那麼他就可以與員工簽訂定期契約,採收完成後就自動解雇。 四、特定工作: 在特定期間內、因為特定目的而出現的工作。

  6. 2016年8月15日 · 其實是可以的,因為它講的是優先但沒有禁止其他乘客乘坐,但如果車上沒有其他座位,但博愛座真的沒人坐,你會不會去坐呢?我問了許多朋友,大概80%左右的人都不會去坐,只有不到兩成的人說他會坐,等到有其他需要讓座的乘客上車時他才會起來。

  7. 2019年5月22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每個市場的都有一名先行者,在花蓮這塊品牌與設計的處女地,尤其需要一個前瞻的角色。 2015 年 4 月,洄瀾窩開幕,這間整棟以青年旅館為主體的旅店為花東地區的品牌文化帶來一波不小的影響。 時至今日,作為花蓮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旅館,同時也是 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青,多達將近 300 個舖位,在 2017 年拿下了 HotelsCombined 全球宿卓越大獎,可說是台灣背包客文化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但這一切的成就都源自於 30 年前的一間老舊旅館。 旅遊市場轉變 舊有經營方式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