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催生湖心亭建築的台灣縱貫鐵路通車大典. 明治四十一年(1908)十月二十四日於台中公園舉行的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開通典禮,因有閑院宮戴仁親王和各地貴賓官員一千名以上的蒞臨,故台中廳長藤謙太郎覺得責任重大,立即招集所屬官員、地方鄉紳、紳商及旅館 ...

  2.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07 › tagogo埋伏點-萬巒鄉

    搭乘屏東往萬金、赤山佳佐、來義的屏東客運,於萬金下車。 中山高下高雄交流道,循台1線屏東,或國道3號下九如交流道,循台3號往屏東,續行台1線,經麟洛至內埔市中心圓環,轉屏107鄉道往五溝水往萬金。

  3.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05 › ART510美術---楊三郎 楊三郎

    楊三郎,生於民國前5年 (日明治40年,1907),楊仲之三子。. 11歲時 (1917年)全家遷至大稻埕 (今大同區)的楊三郎,父親楊仲是當代有名的仕紳,楊三郎從小對於繪畫有極高的天份和興趣,時常喜歡在牆壁、黑板或紙上塗鴉。. 17歲 (1923年)通過考試進入日本京都 ...

  4.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09 › modernboys建築史

    建築史. 日軍接收台灣後,先將臨時總督府設至於清末留下的布政使司衙門,到了第五任總督久間左馬太時,決定興建一棟「永久性辦公處」,於是在1907以日幣五萬元公開徵求建築藍圖,並限定只錄取日本帝國『本土』的建築師。. 經過初選,入選有七位 ...

  5.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02 › c0216310092xx

    蘇紹文將軍. 在二二八事件中,護衛新竹地區父老免於禍害的將軍,出身於新竹,畢業於新竹公學校(現新竹國小前身),地方耆老的口中對蘇紹文以「對新竹人有恩」形容,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發生於民國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件,新竹地區亦受到波及,但並不嚴重。 關鍵在於當時出身於新竹的蘇紹文將軍擔任新竹防衛司令,他以鄉親的立場和地方人士溝通,安撫。 根據新竹中學老師張德南以「一位令人感念的將軍」為題撰文,紀錄了當時擔任新竹防衛司令的蘇紹文將軍,在二二八事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張德南老師說,蘇紹文畢業於新竹公學校第十四屆,就讀公學校時,因被日人掌摑,又親見日人對待新竹人的諸多不平之事,心中忿恨難伸,成為日後赴大陸讀書的原因之一。 他以僑生身份考入北京大學,成為工部預科特別生。

  6.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05 › wsjh教程 3

    這個碑是立在碧潭橋的安坑那一頭,內容描述碧潭的美景,以及作者觸景生情的一些感嘆,大意大概是這樣:「碧潭的山水景色與天際合融,宛如五十年前遊歷此地時一樣,如今景色、景物依然如以前一般,而我卻已如此年長了,看到這風景還是懷著以前的感動」。 碑的時代背景. 這個碑是板橋 林 氏望族 林維源 的長子 林爾嘉 所題。 林爾嘉 ,字 菽莊 ,晚號 百忍老人 。 隨父在廈門期間,林爾嘉苦心讀書,兼治東、西方文字,以通經博覽為體,以濟時適變為用,並以詩歌詞賦為餘事。 台灣光復後,林爾嘉回到板橋林家,與台灣社會名流、文人詩歌唱酬,安度晚年, 1951年去世,享年77歲。 歲次己丑年(西元1949),百忍老人林爾嘉,與連戰祖父連雅堂、畫家楊三郎父親楊仲佐三墨客共遊碧潭,興起這一段感嘆,而題詩立碑。 參觀心得筆記

  7. 台灣的大型圍網船隊,一共有八支,全部都集合在南方澳,其中,鯖魚是主要的漁獲對象,是因鯖魚高利用價值。. 蛋白質的營養方面,鯖魚的含量,可是前三名的,但在脂肪及熱量方面,鯖魚可就少得多,鯖魚跟大多數的魚兒一樣,都有聚光性,所以夜晚時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