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阿根廷總統米萊昨天在阿根廷國慶節之際向他的同胞承諾時代會改變。儘管上台近六個月後他的改革未能獲得通過,但米萊堅稱他打算帶領阿根廷走向超自由主義方向。米萊還承諾,如果國會批准他的改革,他將大幅減稅。據本台今天報道稱,阿根廷總統米萊(Javier Milei)掌權六個月後,儘管遭遇挫...

  2. 4 天前 · 從1989天安門屠殺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十來年間,六四問題不但是美國對華關係的喉中之鯁,也是整個「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燙手山芋。「自由世界」的各國領導人既不能心安理得地迅速遺忘眼皮底下發生的慘案,又無法擺脫經濟利益的誘惑與選舉政績的壓力,因此在面對中國市場與中國 ...

  3. 2024年4月3日 · 中共遭遇美日戰機後不敢說大話.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4-03 訊】. 作者: 沈舟. 著名軍事評論員沈舟在 大紀元 發文分析2月6日中共軍報報導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鑄造敢打必勝的長空利劍》。. 文章描述前不久該大隊飛行員駕駛着新型 ...

  4. 2024年3月19日 · 作者: 友群. 默認. 國軍與共軍激戰三天兩夜後,至27日,共軍全軍覆沒,9,086人,或戰死,或被俘。 此役被中共稱為1927年建軍以來「唯一一次徹底的敗仗」。 在中華民國戰史上,此役被稱為「古寧頭大捷」。 因共軍第一梯隊登陸地點在金門西北角的古寧頭,故名。 捷報傳來,國民黨主席蔣介石總算鬆了一口氣,說:「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 」無金門之戰,便無今日台灣。 此一役,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延綿至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軍打響金門戰役第一炮的坦克(蘇蓉蓉/ 大紀元 ) 1949年10月24日,中共建政後的第24天,發起金門戰役。 金門乃台灣的門戶,地處廈門灣。 明朝鄭成功、 清朝 施琅攻取台灣,都以金門、廈門為出發地。 當時,中共已着手奪取台灣。 拿下金門,就是奪取台灣的關鍵一戰。

  5. 2024年4月29日 · 原 北京 理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應用數學系系主任、教授,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數學專家。 式安上述言論引發網絡熱議:「終於說實話了。 」「(他說)不喜歡的是『別人』的特權,自己的是『歡喜』得不得了。 恐怕別的特權階級也是這麼想的。 「難得的一個說實話的,告訴我們,他們享受的是我們永遠都想像不到的。 「不裝了,攤牌了,高幹醫保,哈哈哈。 「已經無恥到炫耀特權了嗎? 「至少他說實話了,比某些悶聲大發財的人強多了。 「『反特權』的式安沉浸在特權的幸福之中,這叫當婊子立牌坊嗎? 知識分子本應當是社會的良心,結果良心都被狗給吞噬了! 「揭開特權社會的冰山一角。 「一張紅卡可以養三代人,很多家屬拿紅卡刷藥套利。

  6. 2016年8月29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16-08-29 訊】 作者: 李丹慧. 默認. 中國對於蘇方不斷挑起的邊界事端,的確有一個忍讓、準備和反擊的過程。 反擊是必定的,問題就在於時機的選擇。 這個時機就是珍寶島事件,在中國已經對珍寶島地區的自衛反擊問題做了周密的安排後,衝突爆發了。 1949年12月, 毛澤東 出席 斯大林 70壽辰慶祝大會(圖源:VCG) 中蘇邊界問題是長期存在於中蘇兩國之間的歷史懸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由於中國「一邊倒」外交政策的確定以及中蘇同盟的建立,中國和 蘇聯 都一直不曾觸及邊界問題,兩國邊境地區的天空始終晴朗少雲。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蘇之間裂痕不斷擴大,邊界爭端也即肇啟,並且隨兩國關係的惡化,邊界衝突不斷升級。

  7. 2024年4月28日 · 2024年4月25日,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右三)在 上海 外灘與遊客高興地互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繼續「負責任地管理」與中共的「競爭」,但在上海與中國老百姓之間互相展示了和善。 中共黨魁再稱「以和為貴」,中共外長 毅 則稱中美關係的「負面因素仍在上升積聚」。 中共外交能力孱弱,仍只能試圖搞大內宣,卻又一次露餡了。 布林肯先到上海的用意. 4月24日,布林肯首先抵達上海,參觀了豫園,觀看了籃球賽,還到外灘散步、和遊客交談,並會見了商界,又在上海紐約大學與師生交流。 布林肯和 耶倫 一樣,都利用訪華之行儘量多接觸中國民間,所展示的公開、透明,與中共一貫的暗箱操作形成鮮明對比。 耶倫此前是先到廣州。 廣州和上海人對美國的認知更多些,對 北京 的反美宣傳接受度相對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