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4年9月24日 · 不過要提醒一下退稅只會退取得免稅資格日以後多繳的部分ex. 我媽一直都是身心障礙者4月時一次繳了1~12月的使用牌照稅但6/1才送出免稅申請此時國稅局只會退6~12月的部分更多說明可參考苗栗縣政府寫的Q&A-第50題

  3. 2023年6月30日 · 勞保勞退差別是什麼本文總整理勞保勞退退休金試算方式申請資格及領取方法了解你在退休後能獲得多少退休金看懂一次提領月領差異掌握退休資金

  4. 2024年4月30日 · 綜合所得稅包含以下幾個項目: 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租賃及權利金所得、自立耕作漁牧林礦所得、財產交易所得、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等10大項目。

  5. 2012年8月17日 · 其中 (一)寫的「 重大傷病證明申請書 」要請醫師幫你診斷、簽名蓋章才算數,一份要價約$80~120;若文件沒有缺漏,送件後約2~3週,你就會收到正式核定通過的公文囉。 以上是正常程序,但如果是「急性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病人 (像我爸中風),健保署有開個 方便門 。 3.What - 重大傷病卡可以做什麼? 簡單說就是省醫藥費!

  6. 2016年4月19日 · 如果你符合以下我提出的三個基本資格就算你只有20歲也都可以不再工作但若是你到了70歲還不符合這些資格那就只好繼續忍耐努力把工作保住不要輕言退休。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資格一定就是「該有多少錢? 」我當然舉雙手同意,但不是只有這個資格就可以了。 我認為至少還要搭配兩項,而且順序應該是「有房子」、「有存款」以及「有保險」。 很多理財專家鼓勵大家用「租房子」取代「買房子」,認為把錢留下來,才能做更靈活的運用與投資,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甚至嘲笑那些買房置產的人,一生都要做「屋奴」。 這牽涉兩個問題,一是任何投資都能保證獲利嗎? 二是退休生活有必要還得為固定支出﹝房租﹞煩心嗎? 我有一個田僑仔朋友祖產非常多,現在60歲左右,他說就算他現在每個月花30萬,也夠他活到100歲,還綽綽有餘。

  7. 2012年8月21日 · 【Part 1. 所得稅-醫藥費列舉扣除額】 (法源) 這個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如果本年度有上過醫院看病,這些醫藥費就可以成為 「列舉扣除額」 ,讓你少繳一點所得稅。 (不知道什麼是「列舉扣除額」? 請先看 這篇 。 1.醫藥費的定義遠比你想像的廣 (資料來源:第二點) 能當扣除額的大前提是 「因病」 而有醫療行為。 「 愛美整形 、 養老 / 健康食品 、 養身體 、 一般健檢 」不算因病,所以不能扣除,反而是「 買輔具 、 裝假牙 」這些感覺不太像醫療的行為,如果是因病而買,就可以扣除, (所以當扣除額時要附上醫生診斷證明,證明你有 因病買輔具的需求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比較有爭議的部分是住進安養院、護理機構的照護費用能不能扣除呢? 現行規定是:

  8. 2020年11月12日 · 第1步:了解優退條件. 無論你是哪一種情況,在考量時,第一步是了解公司提出的優退方案好不好。 台灣典型的優退方案,是新制員工以一年年資一個月遣散費加碼,或舊制員工結清退休金加上加碼遣散費。 有些公司還會允許優退員工繼續把勞保掛在公司,以免影響到勞保退休金的請領給付,但會要求這麼做的員工自己負擔保費,並加上一定成數的作業費。 第2步:預測接受優退方案對你財務的影響. 通常,離退休越近,優退就越有可能在財務上有意義。 比方如果你本來5年之後就必須退休,公司的優退方案讓你能夠提前拿到6成以上你接下來5年的薪水,那就值得掌握優退機會。 如果你距離退休還有5年以上甚至10年或更久,那麼你可能就會必須面臨非常高的工作和收入的不確定性。 (推薦閱讀: 搞懂保單關係人 不讓養老金淪為他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