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 › index › 2013/09/24-06/00/22體悟「慈心」內涵

    2013年9月24日 · link. 發佈於 憶念師恩. 體悟「慈心」內涵. 陳吉昇. 陳吉昇(右)與家財分享心路歷程。 我在一九八八年值遇師父後,就不斷得到師父的攝受,一九九四年師父第一次告訴我想要種有機無農藥的菜,我回答師父:「師父您就好好修行,為什麼要種有機的菜呢? 」真的聽不懂師父的話,接著師父三顧茅廬,不斷舊話重提,這時才感受到師父是玩真的。 後來黃順得師兄提供了一塊地,師父來電說:「陳居士,你帶頭去種,雖然不會,但一定種得起來。 」電話中,我一直告訴師父:「我真的不會種。 」師父說:「你和陳榮三、黃順得三個人一起承擔。

  2. 訪石岡慈心農場家財師兄、高月霞師姐 編輯室 他,原是浪跡天涯、飄泊海上的船員,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拿著獵槍,追趕兔兒時,來到一片大地,蔚藍的晴空下,顯得如此遼闊,雖然滿地荊棘,他的腦中靈光一現:「開墾它!我要在這兒落地生根。

  3. 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 › index › 2013/09/24-06/02/11憶師之持戒風範

    2013年9月24日 · 佛陀教育基金會前任總幹事 簡豐文 日常師父在民國73年底,自美返台,當時佛陀教育基金會剛剛成立,基金會發起人──淨空法師邀請日常師父當董事。由於淨空法師另外有一個講堂,無法兩頭兼顧,於是邀請日常師父駐錫基金會,領導大家修行,因此促成了這段殊勝的因緣。簡豐文居士當時是 ...

  4. 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 › old_site › Tfr人子之道

    人子之道. 宋朝有位德行清高的人名叫呂希哲,他曾說:「一個人內無賢明的父兄督促,外無嚴格的師友指導,能夠有成就的少之又少。 」呂希哲起初和程頤一起跟著胡瑗學習,他比程頤小兩歲,經過觀察,他發現程頤的學問深邃縝密,非他人能比,便非常恭敬視之為師。 程頤、程顥兄弟世人並稱為二程子,為宋朝知名理學家。 呂希哲外有良師益友,而其父親為呂公著,祖父為呂夷簡,三代人皆以德行著稱。 呂公著曾說:「修養德行的要領首先是學習,學習多了,日積月累,就達到了光明開闊的地步,一天比一天好,使國家能達到大治。 學問是推動一切的根本。 」典型在夙昔,呂氏父子之言猶如暮鼓晨鐘迴響於歷史的長廊,而其「家庭教育」更可視為成功的典範。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就像植物的根一般。

  5. 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 › old_site › Tvo感恩滿籮筐

    邱慧菁. 在誠信做完前行後,原本是顏明典和魏文道二位師兄一起去車站載朴子農場寄過來的菜(滿重的),結果顏師兄卻說要自己去,請魏師兄留下來幫忙秤菜,他怕瘦弱的我抬不動那一筐筐盛滿滿的菜(公館和萬大農場送來的)。 好感謝師兄,處處先為別人著想,一般粗重活是人人不要做的,他卻給了自己,當下使我聯想到師父曾說過這種精神對尊長來說是「孝」,對同伴來說是「悌」,這是儒家「仁」的實踐,也是實踐廣論的下腳處。 感謝師長及同行善友在這三寶地用最直接的身語意業來教導我,讓我在工作中也有法的受益,雖累卻倍感珍惜。 註:筆者每日騎摩拖車約三、四十分鐘車程到學苑,負責誠信蔬果秤量、整理工作,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 她總是溫和安靜的承擔,日復一日……

  6. 研發與行銷是企業生存的命脈。 桃園南崁的「豆之家」董事長春英負責行銷,總經理洪熒曜則負責產品的研發。 十幾年來,豆之家在他們夫妻合作無間的領導之下,打破傳統束縛,更新生產技術,不斷地推出自然、健康的食品。 近年來更與里仁合作,生產不含添加物、色素、防腐劑的產品,例如酥糖、軟糖及鮮果乾等,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他們是如何突破重重的困難呢? 猶記二十幾年前「翠果子」新上市時,嶄新的口味、酥脆的口感,頓時征服不少消費大眾的心。 繼翠果子之後,豆之家又陸續研發許多自然又健康的產品,有元氣豆、果乾、養生酥糖及養生水飴等,坊間類似的產品也紛紛出爐。 但十幾年來,眼看著仿冒品一家家的興起與沒落,唯獨豆之家的產品仍是一枝獨秀,其中蘊含著研發者的獨門偏方─用心與愛心。

  7. 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 › old_site › Tvo那雙做饅頭的手

    高雄採訪組整理. 全麥饅頭在這一年來好像突然流行起來受到喜愛天然食品的消費者喜愛早在八十四年年尾邱秀雄師兄即已投入全麥饅頭的製作邱師兄製作饅頭已十幾年在了解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的傷害性之後為徹底實踐 佛法利生的 理念,決定 捨 掉慣用的乳化劑、膨鬆劑、合成香料、色素等添加劑,重新研製無添加劑的全麥饅頭。 邱師兄做包子饅頭一向講究料好味美,為獲得合口味的好香料可以跑幾個縣市尋它千百回,而今 捨 色香味趨向天然,實踐理念的路行來亦曲折不少。 不擺檳榔攤 改學做饅頭. 做饅頭之前, 邱師兄曾擺攤 賣檳榔冷飲,生意相當好,每天收入數千或上萬,在七0年代是很豐厚的收入。 沒想到那時政府發布一項新規定,吐 檳榔汁要罰 六百元,邱師兄心想:既然亂吐檳榔汁不好,造成髒亂,就收攤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