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6日 · 原來在大陸工作5年要回來一個月不過在鴻海的同學怎麼沒回來一個月沒差那稅嗎? 不過他又有新煩惱了如果回來台灣薪水就少一半了在大陸可以領雙薪有二個小朋友要養也挺累的不過我猜還是回不來的因為被騙好幾年了什麼找到替代的人就可以回來召來的人都走了好幾個了~算了在大陸比呆台灣好多了薪水不漲政治亂無腦立委亂立法好久沒看新聞了別人在進前我們就只會內鬥。 今天才從在學校工作的同學得知,我讀的東華大學沒1/2了,太慘了,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好考也就算了,連退學也沒了。 不管這麼多了,靠自己寫程式賺年終吧~~~~ 神明保祐,這一版的貼圖大賣啊,衝一個月的前100名就行了 (沒信心)。 上次聽人分享,他衝進100名一天收入上萬了~羨慕啊!! 赞. 转发.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2. 2019年2月14日 · 所購書中,巴蜀書社《左氏會箋》、遼 出版社《左傳會箋》均影印自明治講學會本,新文豐出版公司《左氏會箋》影印自漢文大系本。關於《左氏會箋》在中國的影印本,據余所知,大陸地區僅影印過明治講學會本,即上文所述巴蜀版和遼版 ...

  3. 2014年7月13日 · 来自: weictsai (Lux et Veritas)组长2014-07-13 11:44:37. 李海鴻2011年獲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博士。. 博士論文題為"Preserving Manchu Tradition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Banner People's Kinship Organizations (1644--1911)"。. 從旗人的親屬組織討論如何理解滿人漢化的問題。. 之前於2009 ...

    • 汉 群臣上醻刻石 墨拓本
    • 魏 贾使君碑 墨拓片
    • 汉 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砖 墨拓
    • 宋 大观圣作碑 墨拓片
    • 宋 蔡京 书尺牍
    • 宋 蔡襄 致彦猷尺牍
    • 宋黄庭坚 书婴香方
    • 宋 苏轼 手札《覆盆帖》
    • 宋 李建中 书谘(土母帖)

    “群臣上醻刻石”又称赵娄山刻石,位于河北邯郸,是一座与山连体的摩崖刻石。因当地在历史上曾隶属战国时期赵国、两汉时期赵国、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及其从子石虎所建赵国(史称“后赵”或“石赵”),自道光年间发现以来,学界对其国属和年代争议颇多。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考证,西汉赵王刘遂二十二年(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八月丙寅(二十四日)之说可信度最高,因此,此石刻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西汉刻石。 刻石一般用于记事、纪功或者昭示产权,石上刻有小篆一行,十五字,曰:“赵元二秊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

    《贾使君碑》,北魏神龟二年(519)刻,此碑最旧拓本为明拓,有石印本明拓传世,王孝禹收藏题字。《金石萃编》中记载:“碑高六尺五寸,宽三尺四寸,文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四字,书法高古,极似《张猛龙碑》”。

    汉砖特指两汉的画像砖和文字砖。后者多是用吉祥文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祈望,与汉代碑刻、简牍、玺印、铜铭、瓦当、陶器等不同载体上的文字构成了整个汉代书法史。 单于和亲砖是西汉时期“胡汉和亲”的历史物证,收录于清末民初邹安《广仓砖录》中。此砖拓本为反文,须左读为“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也有人认为此为砖模。铭文为汉篆的变体,宽博厚重,圆转流畅。

    大观圣作之碑也称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立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现存于河南新乡文庙。 碑文原文由宋徽宗亲自撰文,书学博士李时雍奉敕摹写刻石,权相蔡京题写碑额。内容是北宋末年宋徽宗颁布的诏书,即“八行取士”。 《宋史·选举志三》说:“崇宁五年(1116)初立八行科。所谓八行者,即孝、悌、睦、婣、任、恤、忠、和”。八种品行全备者,可以随时入奏,贡入太学,免试为上舍生。有一说此制度是徽宗皇帝为了抗衡权相蔡京、缓和党争而设。

    蔡京(1047-1126),字元长,仙游(今属福建)人。先后四次任宰相,掌权共达十七年之久。他的标签是“佞臣、奸臣”,书法倒是不为世人所熟知,宋徽宗对他的书法颇为推崇。有一说,宋四家之蔡其实指的是蔡京而非蔡襄,蔡京是蔡襄的堂弟。 《铁围山丛谈》论其书法:“始受笔法于君谟,既学徐季海(浩),为几弃去,学沉传师。及元祐末,又厌传师而从欧阳率更(询),由是字势豪健,痛快沉著。迨绍圣间,天下号能书,无出公之右者。其后又厌率更,乃深法二王(羲之、献之),……遂自成一法,惟海内所宗焉。”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天圣八年(1030)成进士,卒时任端明殿学士。著有《端明集》、《居士集》、《茶录》、《荔枝谱》。 他是北宋书坛四大家中年纪最长者,诸体皆善。邓肃(1091-1132)《论书》中有:“君谟书如杜甫诗,无一字无来处,纵横上下,皆藏古意”;欧阳修赞“君谟书独步当世”;苏东坡推崇他“近时称第一”;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 其书“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重古法、崇中和,开启宋“尚意书风”之端。前期谨严蕴籍,晚期质朴天真渐入化境。蔡襄自谓: 尺牍是古代士大夫文人之间交往手段,与礼制礼俗结合,谓之书仪。本幅尺牍署款“癸卯”(1063),时年蔡襄五十二岁,居汴京任翰林院职,属晚期作品。运笔如行,而结体似楷。

    这是黄庭坚写给朋友的一封书札,内容是关于婴香制作的配方。信不算长,全文内容如下: 宋文人多爱香,而黄庭坚对于香更有一种特殊的嗜好。他对于香的品鉴水平很高,还经常亲自动手制香。婴香方是宋代的名香之一,“婴香”之名出自道教清派经典《真诰·运象篇》,有文字记述:“神女及侍者,颜容莹朗,鲜彻如玉,五香馥芬,如烧香婴气者也。” 帖上没有书写时间,从笔法、书风判断应该是黄庭坚早年所书,大约书于1086—1093元祐年间。上面钤有“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等印。此书札在《装余偶记》、《石渠宝笈续编》等书中都有著录。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博通经史,工诗词,善书画,艺术才华亘古少有。 他的书法早期学习二王传统,华丽工妙而秀逸脱俗;时至中年,书近颜真卿、杨凝式,结合魏晋人浑厚朴拙风貌,字清新流丽,质朴敦厚;到了晚年,则老劲雄放,多肉耸肩,与唐代严谨工整书风不同,是宋人尚意的典范。 此手札推测书于黄州被贬期间,乃一便条,托人送东西给好友陈季常(就是“河东狮吼”中那位老爱宴客歌妓与纳妾的男主角),同时感谢他先前所馈赠之覆盆子,让他十分感动。末二行似代替笺封之言,与《季常帖》的书体颇相近。释文:

    李建中,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工部郎中。 李建中早年由蜀移居洛阳,后来大多在京师或外州任官,晚年两度在洛阳,一是任河南通判,约在1005年以前,一是任西京留司御史台,约在1012年以前,时间相隔不远,此帖当书于此际,约六十余岁。 建中虽生活在宋初,但融合晋唐书风。单字结体紧密,用笔沉着丰腴,如黄庭坚所评:“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北宋章惇认为其书法乃“宗王(羲之)法”,用笔及结构确可看出与《集王圣教序》之渊源。 李建中传世书法很少,此帖宋元时流传于江南,为《六帖卷》之一,后有南宋袁立儒(1255)、元文及翁、仇远、郭畀(1325)、杨维祯(1365),明姜良、萧引高、王尹实、王偁(1408)、贝泰(1442)、刘日升(诗)等跋,前有金...

  4. 2011年9月28日 · 2011-09-28 16:39:08. 辜鸿铭学外语时强调背诵经典原文才能学好,故想求《荷马史诗》的古希腊文与英文对照版,最好古希腊文下有英文注解,并求荷马史诗的古希腊文mp3朗诵版。. 谢谢!. 赞.

  5. 2020年6月17日 · 藏闪之外的深层“藏闪” ——《上花列传》穿插藏闪叙事手法归因. 不繫園 2020-06-17 14:03:24. 作者:鲁婧瑶. 《上花列传》中穿插藏闪手法的使用一方面有其直接原因。. 其故事内容(书写客体)具有独立性;而作者(书写主体)在创作美学上追求作品 ...

  6. 发言规则 2022-01-24 更新 1 请勿发布《社区指导原则》不允许的内容 为共同维护社区的良好氛围,请务必遵守发言规则。社区管理员将删除已发布的违规内容,并对发布者做出禁言、封禁、移出小组等相应处罚。 • 违反中国或豆瓣用户所在地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内容; • 针对种族、国家、民族、宗教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