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0日 · 撰文:衛木槿. 出版: 2021-07-20 20:00 更新:2021-07-20 20:00. 13. 儘管兩岸關係緊張台商依舊是中國大陸經濟重要的支柱。. 根據近期發布2020年中國大陸外貿出口企業百強名單顯示2020年出口額排名第一的企業為鴻海集團旗下的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 ...

  2. 2023年5月11日 · 台灣新聞. 鴻海首季獲利季減68%年減56% 創金融海嘯以來同期次低. 撰文:陳鄭為. 出版: 2023-05-11 17:20 更新:2023-05-11 17:20. 鴻海5月11日公布今年首季財報儘管毛利率和營益率雙雙提升但淨利率下滑單季稅後獲利新台幣128.25億元約合32.7億港元),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同期次低僅高於2020年首季。 每股盈餘表現則季減68%,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56%,每股基本純益0.93元。 鴻海指出,營收表現主要受到業外影響。 根據鴻海公布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新台幣1兆4624.37億元(約3728億港元),創歷史同期新高,較去年第4季新台幣1兆9630.28億元(約5004億港元)減少26%,比去年同期增加4%。

  3. 2021年6月3日 · 出版: 2021-06-03 21:00 更新:2021-06-03 21:00. 根據台媒經濟日報報道台灣科技傳產兩大龍頭鴻海與台塑將聯手在電動車領域合作。. 報道指出台塑集團高層證實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率隊拜訪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文潮。. 消息人士還透露,台塑集團近年在 ...

  4. 2023年9月2日 · 出版: 2023-09-02 21:05 更新:2023-09-02 21:07. 13. 鴻海科技集團9月2日晚間發布聲明表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個人因素」,宣布辭任鴻海科技集團董事。. 台媒指外界解讀郭台銘此舉是為表現參選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的決心。.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月28日宣布投入2024 ...

  5. 2023年6月16日 · 台灣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獨家訪問內容在6月16日發布。 他指中美關係緊張,集團需為最壞情況作準備。 他稱集團押注電動車並重新規劃部份供應鏈,還說電動車將在未來數十年推動集團增長。 他說希望和平與穩定中美領袖會記在心上的事情但作為經營一盤生意的人一個集團的行政總裁他須考慮如果出現最壞情況該怎辦。 他稱富士康的「業務持續計劃」已在進行中,集團將一些生產線,特別是與「國家安全產品」相關的生產線從中國大陸轉移至墨西哥和越南。 圖為2023年6月16日,在鴻海於新北市舉行的股東大會上,一名股東在會場內的裝置及佈景板前方拍照。 (Reuters) 他稱富士康希望都與中美做生意,「但贏家只會有一個」。 他又稱富士康依賴美國設計和中國製造的商業模式遠未去到盡頭。

  6. 2022年12月22日 · 1. 胡潤研究院12月21日發布《2022胡潤中國外商投資企業百強榜暨投資大灣區指南》。 榜單顯示,第一名由來自台灣的鴻海精密以總分100分居首,第二位為來自德國的大眾汽車,美國蘋果則是拿下第三。 《環球網》報道,百強企業去年在中國區銷售額累計達7.6兆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中國全年GDP的7%,同比提高1%。 其中,來自歐洲的企業44家,來自美國的36家。 平均每家企業年銷售額760億元,在中國共有將近300萬名員工,平均每家企業3萬名員工。 胡潤研究院列出了對中國經濟貢獻較大的100家外商,參考該企業在中國區的銷售額和員工數量兩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分。

  7. 2023年3月3日 · 即時國際. 鴻海投資7億美元印度設新廠 美媒:加速從中國移出. 撰文:成依華. 出版: 2023-03-03 21:38 更新:2023-03-03 21:40. 29. 彭博社3月3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蘋果公司Apple Inc.)的合作夥伴鴻海科技集團計劃在印度投資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建新工廠報道認為此突顯中美緊張局勢下製造業正加速從中國轉移出去。 文章指,鴻海計劃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首府班加羅爾(Bengaluru)機場附近建廠,地盤面積達300英畝。 新工廠會用於生產蘋果iPhone零件,還可能負責組裝蘋果手機,鴻海也可能運用工廠來為公司電動車業務生產零件。 報道又指,蘋果的供應商希望降低依賴在中國生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