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8日 · 台灣機能服飾品牌 ONE BOY 最近傳出財務危機,積欠供應商貨款,同時悄悄撤下各大捷運站、公車站的大型廣告看板。這引起了外界對 ONE BOY 公司財務狀況的擔憂。 延伸閱讀:One Boy 砸大錢打廣告,真的有效嗎?

    • 暫時停用「吮指美味」
    • 防疫當前,舔手指不 OK
    • 曾經沉潛十年,最後強勢回歸
    • 用或不用,都是行銷
    • 現在特別需要療癒美食

    於是,肯德基在周一(24)宣布,他們要讓廣告標語「吮指美味」暫時休息一下。 肯德基全球首席行銷長坦格萊斯皮(Catherine Tan-Gillespie)說:「我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獨特的情況 ── 我們有句不符時宜的代表性標語。雖然我們現在暫時停用『吮指美味』,但我們可以保證全球那麼多人渴望的美味絕對不打折。」坦格萊斯皮表示,等時機成熟、疫情緩解,肯德基會讓這個已經用了 64 年的廣告標語重出江湖。 在路邊廣告看板上,肯德基故意將「吮指」字樣糊化,引發大家的討論。

    在各國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少摸臉的當下,肯德基的「吮指美味」廣告標語的確有遭到民眾投訴。根據英國行銷媒體 Drum 的報導,今年 3 月肯德基一張大家在一塊舔手指的廣告就吸引了超過 150 人向英國廣告標準局投訴。

    先前,肯德基的「吮指美味」廣告標語曾經沉潛過,在 1998 到 2008 年間,肯德基幾乎沒有在用這則廣告標語,直到 2008 年負責肯德基廣告的英國百比赫(Bartle Bogle Hegarty)廣告公司,利用指紋來呈現雞腿、雞米花和炸雞堡等招牌餐點,才再次讓「吮指美味」重出江湖。 時任百比赫創意總監的哈特菲爾德(Marc Hatfield)說:「我們想要為這個全球知名的廣告標語增添新意,所以我們使用指紋來具象化一系列肯德基的餐點。」 2016 年 5 月,肯德基推出兩款指甲油,一款是裸色的「原味炸雞」指甲油,另一款是紅色的「辣味炸雞」指甲油,兩款都可以「吮指」回味!

    時至今日,肯德基的「吮指美味」廣告標語因為疫情的關係,不得不暫時休息。CNN 分析道,肯德基宣布不使用「吮指美味」,其實是一場行銷活動,包含肯德基刻意在原本印有「吮指美味」的路邊看板和宣傳廣告上將「吮指」糊化。 CNN 寫到,肯德基就像大部分的連鎖速食餐廳一樣,顧客普遍忠誠度不高,所以只要能引起顧客一點點注意的方法都是有效的行銷手法。

    在幾個月的業績大跌後,肯德基最近有業績回升的跡象。CNN 就寫道,那是因為人們在疫情蔓延、壓力大的現在特別需要「療癒美食」(Comfort Food)。 延伸閱讀: 沒有一隻雞因此喪生!肯德基攜手俄國新創,挑戰「原汁原味」生物列印炸雞塊 【地球放大鏡】那些你在隔壁麥當勞點不到的餐點 (本文出自地球圖輯隊)

  2. 2024年4月16日 · RMN 指的就是零售通路自己發展的廣告聯播網,讓品牌可以在自家電商網站或實體零售的各個看板或版位投放廣告,以換取轉換。 延伸閱讀: 累積超多會員,卻無法轉換成訂單、營收?

  3. 2023年2月3日 · 以全球前五大廣告主之一的三星電子為例,根據研調機構 Statista 的統計,三星在 2021 年約花費 21 億美元的廣告預算,相當於台幣 623 億。.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驚人,但如果以三星集團全年約 6.42 兆台幣的營收來看,行銷費用僅占了 1%。. 換句話說,如果賺的夠多 ...

  4. 2018年1月29日 · 門市內的陳列改為電子式廣告看板,無須再透過店員更換海報;商品改採電子標籤,店員無須再人工調整標籤品名和價格,大幅降低錯誤機率;針對貨品管理,將藉由影像辨識系統,直接比對出缺貨商品,再由系統主動通知門市進行補貨,無須由人力 ...

    • 廣告看板1
    • 廣告看板2
    • 廣告看板3
    • 廣告看板4
    • 廣告看板5
  5. 2018年12月26日 · 假設訂閱雜誌的方案有兩個,方案 A 是只有電子版,一年 1800 元;方案 B 則是紙本加電子版,一年 3600 元。 多數人通常都會選 A,畢竟看完電子雜誌後,沒有再看紙本的必要性,尤其價差還高達一倍。 但若還有紙本訂閱一年 3600 元的方案 C,大家反而會開始認真考慮方案 B,因為相較之下,B 好像又成為了當中最實惠的選項。 明知道新增的選項不會被採納,卻可以誘導他們選擇較貴方案的現象,稱為 「誘餌效應」(decoy effect)。 原理是善用消費者的比較心理,讓大腦在沒有縝密思考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從大腦結構看行銷祕訣. 經理人月刊第 168 期. 人類大腦分成左、右兩個半球,構造上幾乎完全對稱,都可以分成 4 大區塊,以及一個中樞的邊緣系統。

  6. 2018年3月30日 · 以常見的銷售手法為例,當消費者看見一支手機標價 1 萬元,廣告看板上寫著「現買省下 50%」,你可能會以為手機只要 5000 元,但是賣手機的老闆卻說售價是 6667 元,讓你省下 3333 元,一樣是省下 5 成(6667 元的一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