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日 · 疫情. 新北增6本土確診 健身房連日上榜成足跡熱點. 2021/8/1 16:26(8/1 17:21 更新)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王鴻國新北1日電新北市今天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人中3人居家隔離時陰轉陽實際新增3人市府公布相關足跡7月25日有2名確診者分別到蘆洲永和的健身房健身房連日上榜成熱點侯友宜下午在疫情直播記者會中指出,新北今天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增本土病例6人,分別為五股、中和各2人,永和、三重各1人;目前共匡列接觸者63人。 侯友宜表示,目前感染源釐清中1人,是一名常常到醫院看病的阿嬤,7月29日出現發燒症狀,隔天核酸檢測(PCR)陽性確診,疫調方向很明確,待更進一步釐清後會對外公布。

    • 編按:關心沒有距離,此篇重要防疫資訊,《天下》雜誌為您免費開放,歡迎分享。
    • 游泳池
    • 商場
    • 餐廳
    • 健身房
    • 瑜珈或是舞蹈教室
    • 圖書館
    • 電影院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蔓延,民眾多盡可能地選擇待在家中以降低感染風險。 但是完全足不出戶直到疫情結束,似乎有點不切實際, 接受新加坡《Today》日報採訪,新加坡醫師史利樂(Dana Elliott Srither)針對八個公共場所(游泳池、商場、餐廳、健身房、戶外運動場、瑜珈教室、圖書館與電影院)的傳染病感染風險與預防方法,提出以下建議:

    新冠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而在游泳池中,它們會被水體所稀釋。史利樂說,雖然我們尚不知道氯是否可以殺死武漢肺炎病毒,但是水本身會減緩病毒的威脅,所以游泳其實沒有什麼害處。 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教授王林發(Wang Linfa,音譯)接受《亞洲新聞台》訪問時說,「在游泳的時候遭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機會很小,除非你離患者的距離非常近。」 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安德森(Danielle Anderson)則說,「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在水中散播,尤其是在加氯的水中。」 然而史利樂指出,民眾應該要留意的是在游泳池邊的桌椅,因為乾燥的表面反而可能是接觸到病毒的風險區域。

    史利樂認為,大型的購物商場,只要是空間寬闊與通風良好,其實是相對安全的場所。 相較於機艙或是車廂這種狹小的空間,購物商場的感染風險並不高。 但是如果進入商場中較為狹小的商店空間,那就有可能受到像是店中的感染人數、感染者觸碰的東西、與感染者當時是否有咳嗽等因素影響,增加感染風險。 史利樂建議,去購物商場逛街時,應該避免進入狹小的商店空間與人潮壅擠的地方,並且盡量不要觸碰任何東西。如果有觸碰任何商品,則應該避免碰觸自己的臉部,並且在事後用消毒水或是肥皂洗手。

    史利樂表示,餐廳因為通常空間較為狹小稠密,傳染的風險也較高。但是如果餐廳本身注重衛生環境,勤勞擦拭用餐者接觸過的環境,並且頻繁地更換桌布,則不會構成太大的健康威脅。 那除了一般餐廳,民眾應該避免吃到飽的用餐形式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威廉陳(William Chen),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共用餐具以及與其他用餐者接觸頻繁的用餐形式,可能會提高傳染風險。 然而他也強調,食物本身不會成為傳染媒介。只要食物的溫度保持在攝氏60度以上,新冠病毒的外表會被溫度所破壞,所以不會構成傳染風險。而冠狀病毒存活仰賴宿主,因此不會在食物中繁殖。

    史利樂表示,民眾應該在使用健身房器材前先擦拭所有的器材,並且在運動以前消毒與清洗雙手,如此一來就不會有太大的健康威脅。 然而健身房中如果有患者,並且在健身房中咳嗽的話,則感染風險有可能增加,最好的做法是在身邊沒有其他人的地方進行運動。

    史利樂指出,如果是需要與舞伴密切肢體接觸的舞蹈,就會構成較高的傳染風險。如果是一個人進行的舞蹈,則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像瑜珈的感染風險就相對較低,因為是個人進行的運動。然而熱瑜珈(在高溫中進行的瑜珈)因為空氣較潮濕,再加上溫度沒有高到殺死病毒的話,就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史利樂認為圖書館的書桌較有可能具有傳染風險,但是書籍本身不太可能成為傳染媒介。 病毒在書上的存活時間,不太可能久到足以被下一個用書人所接觸到。如果民眾還是有疑慮,可以在借書之前用沾過酒精的布料擦拭書面,但也記得千萬不要損傷到書本啊!

    史利樂表示,民眾如果在電影院中坐在患者旁邊,有可能因為近距離與長時間接觸,而有遭到感染的風險。如果患者同時又咳嗽或者打噴嚏,那感染的風險就又更高。 史利樂建議,民眾在戲院的座位盡量不要坐在陌生人身邊,並且應該在入座前先擦拭座位把手。 (資料來源:Today, CNA, Strait Times)

  2. 2021年7月15日 · 健身房微運動有條件開放 業者防疫措施規定曝光. 「微解封健身房瑜伽教室有條件開放入場防疫措施規定嚴謹。 (採訪攝影、剪輯/記者吳杰澄;文字撰稿/記者張邱筱茜) 記者吳杰澄、邱筱茜b/台北報導. 雖然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7/26,不過部分行業以及戶外,已經開始採微解封方式,像是健身房等室內運動場,在有條件前提下可開放民眾入場,業者也必須配合相關防疫規定。...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5月27日 · 體育署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4月22日起民眾進入健身房須接種3劑疫苗政策實施後經蒐整各方意見並與指揮中心討論研議增列健身房參加者須完成第3劑COVID-19疫苗接種始得進入配套措施健身房參加者須完成第3劑接種配套措施最新QAQ民眾是否須接種3劑疫苗才可進入健身房?...

  5. 2021年8月3日 · 健身房開放也快一個月了這段時間能重回健身房訓練實在太感動了 有些媒體說健身房是高風險場所,那應該是指沒有做任何防護措施的狀況下吧 我是去健身工廠,這段時間觀察到其實大家都很遵守防疫規範 防護跟消毒都有做好,加上人數有控管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規律運動還有助於增加抵抗力 大家都要學著跟疫情長期抗戰 所以比起不必要的恐慌,做好防護、規律運動反而也是一種防疫方式 被關在家的那段時間,即使有在家運動,都還是覺得身體變差QQ 像C羅或喬科維奇那些神級運動員,確診之後一下就康復了還能繼續打比賽 有運動真的有差 附上在媒體上看到的外國研究,健身房的染疫風險並沒有比較高 想看英文的可以點進去 https://reurl.cc/MAm60n https://reurl.cc/YO54X4 -- ※...

  6. 2022年5月10日 · 對於許多人來說疫情流行使得運動健身的情況變得更複雜特別是對於那些染疫後健康情況下降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即使在輕度 COVID-19 感染之後,也需要時間來康復。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無論是因為染疫或者去健身房的風險與管制加強措施,都應該要在適合的時機恢復身體鍛煉,但什麼時候才是重新開始運動的好時機呢? 根據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上,一篇針對新冠肺炎染疫後恢復體能活動的‎文獻指出,在 COVID-19 感染之後,一部分人會經歷長期恢復期,特別是在試圖恢復體能活動的部分。 由於 COVID-19 的潛在長期併發症,包括持續性的症狀(如長期新冠)、心肺功能受損和心理健康後遺症,建議染疫患者在恢復體能活動之前,諮詢醫師進行風險評估。

  7. 2021年7月9日 · 開放健身房真的太奇怪也太魯莽了洪永祥也說去健身房運動的大多是年輕人多數都沒有打過疫苗且屬於無症狀高活動者根本很難確診如果不幸有人染疫那最後勢必會到處傳播形成防疫大破口為此他忍不住質疑,「這到底是哪門子的專家會議決定拜託大家告訴你的家人朋友不要去健身房! 文章來源: 洪永祥醫師臉書. 台灣有三級警戒依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