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3日 · (圖片來源:曾憲嫻老師簡報) 台南市歷史街區的指認可以回溯到2014年6月20日之臺南市歷史振興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之決議其中除了可感知與可辨識的有形元素之外也包含了無形的意義呈現。 事實上,歷史街區的考量原則與都市空間與景觀的關係密切。 為使歷史街區為完整而連續的發展及規劃,範圍指認盡量以連續性為原則,在邊界的設定上順沿自然地形或明顯的地理特徵(如水系、運河)、計畫道路、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 同時盡可能將歷史紋理(如城牆、歷史街道)以及文化資產周邊的敏感區域包容在邊界範圍內。 若街廓內有特色歷史老屋,則盡量加以保留。 府城歷史街區計畫.

  2. 2024年5月10日 · 另外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溝通,這就有很多工作要進行。 舉例來說,我們前陣子更新了 「熱蘭遮博物館」 , 「臺南市立博物館」 也剛重新開幕。 這兩個場館所提出的展示內容,大概也反映了兩種閱讀「1624」的進路。 第一種是1624年前後的歷史這包括人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史觀來回顧反思荷蘭時代的故事第二種是1624年以來的臺南經歷了哪些事情它為什麼會變成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一種連續性的反思性的歷史觀點必須被強調。 所以「臺南 400」除了談「四百年前」,也談「四百年來」? 你如果生活在臺南,會有一種強烈的感知,就是周遭的地景其實堆疊了各種不同的時間。 它可能是新的時間覆蓋掉舊的時間,也可能是新、舊時間的混雜。 這個地方一直是帶著過去的時間在往前走,「1624」也是其中一個時間。

  3. 臺灣正體. 工具. 臺南市歷史 是關於台南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 大約3000年前,在台南出現了擁有稻作技術的 左鎮人 文化,其後兩千多年來,一直為 西拉雅族 的世居地。 在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台南開始出現小型 漢人 聚落,亦有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海賊出沒。 17世紀初, 荷蘭東印度公司 從 巴達維亞 (英語:Batavia, Dutch East Indies) 前來,與 中國 及 日本 進行貿易,原先欲占領 澎湖 作為貿易基地,但因為遭明朝將領 沈有容 諭退,轉而前往鄰近的台灣,尋找合適的貿易基地。 1624年,荷蘭人來到適宜設置港口的 台江內海 (今台南市區)後,設立了 台灣第一個城鎮 。 此後經過 鄭氏王朝 與 清朝 的發展,二百餘年來臺南一直是 全臺首邑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13 › smhs20107台南歷史

    台南歷史. 荷治時期. 1624年,原佔領澎湖荷蘭人在台江西岸一鯤鯓沙洲上「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做為在台統治中心。 接著又在城堡東方,分別興建了「台灣街」(於今延平街一帶)和「普羅民遮街」(今民權路)。 前者因為歷史久遠,又曾是一條繁盛商業街,故素有「台灣第一街」之稱。 至於後者,則是台灣第一條有計畫興建歐式街道。 明鄭時期. 1661年4月,鄭成功通過鹿耳門港道,越渡台江內海,首先攻下普羅民遮城。 之後,鄭氏立刻改普羅民遮城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並設成一府二縣。 在鄭成功終於攻下「熱蘭遮城」,結束了荷蘭在台灣38年統治歲月。 荷蘭人投降以後,鄭成功改熱蘭遮城為安平鎮;已改名為東都承天府普羅民遮城,則是做為全島最高行政機構。

  6. 地理空間是集體記憶的具體憑藉,因此地方記憶經常與特殊的空間或地理景觀相互結合,形構出一個鮮明的印象,不僅使外界印象深刻,當地人亦常與有榮焉,如一提到台北市,就可能令人聯想到北投溫泉;一談到鹿港,就馬上想到著名的摸乳巷...至於一提到台南市,腦海中馬上浮現的常是眾多的名勝古蹟,此現象更足以說明台南府城藉由物質性的地理空間作為媒介以達到保存傳遞集體記憶之特質。 在《台南文化》中 ,與空間記憶相關的主題表現形式相當多元,包括視覺、史學 、文學以及政策四種形式:(一 )視覺 :以照片、寫生圖畫為主,經常置於封面,提供民眾以美學藝術角度瀏覽。 (二 )史學 :介紹名勝古蹟的歷史沿革,以及地理空間在各時代的發展與利用概況。 (三 )文學 :或以詩歌詠,或撰寫短文回憶兒時印象。

  7. 1970年因拓建道路而拆除,遷建於成大校園內。 古堡運河 見證府城文明更迭. 在世界歷史發展中,舉凡城市文明更迭興替,都與河海運網絡興衰盛有著密不可分關係,臺南也不例外,運河促進了臺灣府城發展,像是林立於臺南的洋行,正是咸豐8-10年(1858-1860年)臺灣開放四口通商時,由西洋列強出資設立貿易公司。 從運河開始衍生的歷史與建物,替當時社會帶來蓬勃繁茂發展,如今更是豐富了臺南的文化底蘊。 臺南運河. 現今我們口中的臺南運河,是指大正11年(1922年)由日本人開鑿新運河;另一條於清道光年間開通者,則稱為舊運河,是當時臺灣府城重要發展航道,奠定臺灣一府經濟繁榮盛景。 現有平底船遊河活動,可從不同視角看見多元的臺南景觀。 洋行.

  8. 2019年3月26日 · 臺南相較於臺北臺中歷史發展更加悠久從荷治時期成為政治與商業中心舊城區的人口相當稠密街道分布如同一座移動迷宮。 日治初期,這座大迷宮對於統治、交通、救災構成了阻礙,因為初來乍到的官兵和旅人,經常會在巷弄間迷路。 因此,必須重新設計市區的道路。 市區改正:取經巴黎凱旋門. 1900 年臺南市區計畫委員會的技師長野純藏(時任臺南醫院長),以公共衛生為目的遠赴歐洲進修、參訪巴黎 萬國博覽會 。 在那時看到巴黎 凱旋門 的規劃,也就是圓環加上放射狀道路,發現這種城市設計更利於聯絡各地。 因此,長野純藏回到臺南後與委員會討論,將移動迷宮重整成棋盤式的整齊道路,並加上圓環與放射狀道路,形成對角線的捷徑。 路不熟的人車,就能更快找到目的地。 棋盤式的街道,加上圓環和放射狀道路,形成對角線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