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漢名為 理學堂大書院是位於 新北市 淡水區 、由 加拿大 基督教長老會 傳教士 馬偕 過去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 學校 ,1985年經 中華民國內政部 評定為二級古蹟,現為 國定古蹟 。 歷史 [ 編輯] 清領時期 [ 編輯] 牛津學堂現貌. 1872年( 清 同治 十一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到 淡水 傳教,馬偕博士於台灣傳教期間,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因此得有創設新式學校之念頭,乃於1880年回 加拿大 募款,獲其故鄉 安大略省 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後,得到各方熱烈迴響,最後共募得 加幣 6,215元,作為其建校基金。 [1]

  2. 2021年6月9日 · 景點介紹. 理學堂大書院又名牛津學堂於1882年落成是當時教會培訓傳教醫療教育等人員的基地。. 馬偕為了紀念鄉人的支援乃以其故鄉郡名牛津來命名以示飲水思源之意。. 在1872年到1880年間,馬偕博士以露天教學的方式,於路邊、榕樹 ...

  3. 書院方位坐北朝南東西長七十六呎南北長一百一十六呎所有磚瓦都由廈門運來接著材以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理學堂大書院為兩落兩護龍建築正廳屋頂裝飾有小尖塔正門門楣為觀音山石上題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1882」。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理學堂大書院 ( Oxford College )又稱 牛津學堂 ,位於新北市淡水區 文化里 真理街 32號( 真理大學 校園裡),面積1,178平方公尺。 該書院由 馬偕博士 創立於 1882年 (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 Oxford College ,後世便以「 牛津學堂 」稱之,為 台灣神學院 、 真理大學 的前身,亦曾作為 淡江中學 的臨時校舍。 現為 真理大學校史館 ,於 1985年 8月19日被內政部評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古蹟類別為書院, 1997年 4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改列為 國定古蹟 。 目錄. 1 簡介. 2 牛津學堂 (理學堂大書院)年表[2] 3 交通地圖. 4 相片集. 5 相關資訊. 6 資料來源. 7 相關頁面. 8 相關連結. 簡介 [ 編輯]

  6. 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 」(牛津學堂)。1872年到1880年間馬偕博士以露天教學的方式於路邊榕樹下溪邊或是海邊傳教因感於創校之重要性便於1880年返回加拿大之際籌募款項回到淡水後便開始興建學校

  7. 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漢名為 理學堂大書院 ,是位於 新北市 淡水區 、由 加拿大 基督教長老會 傳教士 馬偕 過去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 學校 ,1985年經 中華民國內政部 評定為二級古蹟,現為 國定古蹟 。 歷史. 清領時期. 牛津學堂現貌. 1872年( 清 同治 十一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到 淡水 傳教,馬偕博士於台灣傳教期間,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因此得有創設新式學校之念頭,乃於1880年回 加拿大 募款,獲其故鄉 安大略省 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後,得到各方熱烈迴響,最後共募得 加幣 6,215元,作為其建校基金。 [1]

  8. 21 °C. 體感溫度:21°C 降雨機率:30% 風速:10.4 公里/時. 理學堂大書院. 台灣-新北市.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理學堂大書院又名牛津學堂於1882年落成是當時教會培訓傳教醫療教育等人員的基地馬偕為了紀念鄉人的支援乃以其故鄉郡名牛津來命名以示飲水思源之意1872年到1880年間,馬偕博士以露天教學的方式,於路邊、榕樹下、溪邊或是海邊傳教,因感於創校之重要性,便於1880返回加拿大之際籌募款項,回到淡水後便開始興建學校。 牛津學堂可說是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等校的搖籃,建築上頗富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採用均衡對稱,坐北朝南,同時屋脊立有八座小佛塔,以代替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