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2日 · 王柏凱主任介紹疼痛科為專門研究及治療各種疼痛狀況的醫學科別找出病人疼痛背後的真正原因提供綜合性的治療計畫包含介入性治療藥物治療來控制疼痛介入性治療分為神經調控治療與結構治療神經調控治療包含神經阻斷術硬脊膜外注射術高頻熱凝術等結構治療則是包含韌帶肌肉關節注射治療以及神經沾黏剝離術 (神經鬆解術)、椎間盤注射、玻尿酸注射、增生療法/再生療法等。 不僅能用於治療常見的膝蓋疼痛的問題,還有現代人常見的頸椎痛、五十肩、肩關節炎、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骨刺等,以及其他疼痛包含三叉神經痛、足底筋膜炎、 疱疹神經痛 (皮蛇痛)等都能在疼痛科得到改善。

  2. 2024年5月13日 ·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不少患者苦於長期疼痛卻難以改善為了提升癌症病人及非癌症慢性疼痛病人對於疼痛治療及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品之認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編撰出版癌症疼痛照護衛教手冊非癌慢性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提供給患有癌症疼痛或非癌慢性疼痛的病人及其照護者參考運用進而緩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提升用藥安全。 依據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簡稱IASP)定義,疼痛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及情感的體驗,通常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造成。

  3. 2024年5月23日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54歲林先生五年來三叉神經痛需仰賴藥物治療而近半年因面部右側與牙齦區域的間歇性疼痛加劇還出現電擊般的麻木感讓他無法自行飲食刷牙甚至連正常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 經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徐賢達主任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小腦內的脊椎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經。 執行「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後,林先生恢復狀況良好,生活品質獲得顯著改善。 單側臉頰、上下顎突劇痛! 未正確診斷恐被誤拔牙. 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痛主要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原因包括年齡增長所造成的血管硬化壓迫、腫瘤增生或病毒感染。 通常只會出現在單側,因輕觸、冷風吹拂、臉部運動都會使臉頰或上下顎出現如針刺、刀割般等突然地劇痛。

  4. 2024年5月21日 · 鏡週刊. 文| 三立新聞網. 贊助本文. 54歲的林先生近半年因面部右側與牙齦區域的間歇性疼痛加劇且出現如電擊般的麻木感讓他無法自行飲食刷牙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忍不住的他來到醫院看診。 經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其小腦內的脊椎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經,因此執行「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在二者之間置入墊片,阻絕血管壓迫的可能,術後林先生恢復狀況良好,生活品質得到顯著的改善。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紅色箭頭處為三叉神經,藍色箭頭處為脊椎動脈,術前核磁共振顯示,林先生的脊椎動脈已嚴重壓迫三叉神經。 (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54歲的林先生近半年因面部右側與牙齦區域的間歇性疼痛加劇,且出現如電擊般的麻木感,讓他無法自行飲食、刷牙,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忍不住的他來到醫院看診。

  5. 3 天前 · 這種非侵入性治療,不會疼痛,適合輕微甲溝炎患者,治標不治本且改善程度有限、復發機率高。 至於侵入性就的治療就是甲床重建術,利用摘除部分指甲與燒灼部分指甲生長點基質,讓甲板面積縮小,就減少指甲向外壓迫,雖然術後兩三天能因疼痛而造成行動上的不便,但卻一勞永逸。

  6. 4 天前 · 超音波科技開啟治療新氣象 提高局部注射精確度. 現代醫療機構開始廣泛採用影像導引技術來提升注射治療的準確性,例如超音波導引技術,讓醫生能夠即時觀察針頭在體內的位置,並精準定位到病灶,是目前在復健應用最廣的注射技術,過去局部注射的 ...

  7. 2024年5月22日 · 三叉神經痛初期症狀與牙痛痛感相同徐賢達主任提醒民眾若自覺疼痛範圍擴及臉頰上下顎等區域或是經牙醫治療仍未改善建議至神經科做進一步的檢查避免導致疼痛加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