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輔導與查核雙管齊下社區下水道污水處理設施的開機操作率已由93年的83%提升至103年10月的95%每年減少5,496公噸有機污染物排放到水體顯示環保單位對社區的管制已逐漸上軌道有效減少社區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隨著都市更新在公共下水道管網尚未到達或納入公共污水下水道處理的地區依據下水道法規定屬100戶或500人以上的新開發社區應設置社區下水道系統及污水處理設施妥善收集處理社區住戶所排出的生活污水。 如果社區污水處理設施沒有開機操作,不僅影響附近河川排水的水質,也會讓社區環境產生臭味,直接影響住戶環境的衛生與居住的品質。

  2. 社區污水處理現場操作及法規說明. 李元陞國立宜蘭大學環工系教授. ysli@niu.edu.tw. 壹、前言. 河川主要污染來源:生活污水、事業廢水。 糞尿污水:有機物致病菌大腸桿菌磷等. 廚房、洗衣、洗澡等生活雜排水:有機物、 油脂、清潔劑及致病微生物等污染物。 糞尿污水雖多已設置化糞池或社區專用下水道惟操作維護不佳,為造成河川嚴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活污水水質. 恢復河川應有的潔淨,當務之急除了加速興建污水下水道收集生活污水加以處理外,生活污水污染之減少,亦可從產生源頭預防、妥善管制民間已設置並操作社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及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多管齊下,方能達到防治成效。 排放污水符合放流水標準. 放流水表面不得有浮渣或漂浮物. 經審查登記許可始排放污水.

  3. 營建署為加速推動我國污水下水道 建設,依循行政院政策指示,從第三期 建設計畫修正計畫開始( 94 年起), 政府自辦及民間參與投資興建雙軌方式 推動截至110 年底止公共污水下水 道普及率達39.8%,整體污水處理率達 66.9 %(詳圖2),共計開辦 90 處系統 及完成76 座污水處理廠。 污水下水道建設經由產、官、學、 研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各市縣公共污水 下水道普及率在第五期計畫期間全數破. 註:1. 圖上方標示係指污水下水道發展方案修正歷程。 2. 資料來源: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彙整。 Î Þ ß. 政府審計. 169 4. 零,其中已有3 個市縣超過50%,第六 期計畫則持續推動中,全國普及率也將 逐步邁向50%的目標(圖3)。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早期我國公共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提升速度緩慢,至89 年底僅達7.2%,主要係因污水下水道建設性質較不同於公共工程建設,屬系統性建設,包括污水收集處理及排放等設施完成後,方能運作發揮工程效益,由於建設經費動輒以億元計,期程亦非三四年可以完成,致與四年一任之地方首長任期無法配合,另因早期民眾未有深切之認知,建設期間之開挖影響交通及容易招致民怨,處理廠徵收容易造成抗爭,影響民選首長之連任等,首長常以不易展現政績而忽視該建設

  6. 摘 要. 污水下水道為國家永續發展不可或缺之基礎建設,也是現代化都市不可或缺之公共設施之一,其功能在收集及處理都市污水,以改善都市居住環境衛生,提升生活環境品質並確保良好水源水質。. 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的高低,為衡量公共衛生品質的標的,目前 ...

  7. 為解決生活污水污染問題, 內政部營建署修訂「 建築技術規則」, 日起, 新建建築物均應設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廚房浴室廁所洗衣等所有的生活污水,以降低水體之污染負荷,提升生活品質依據下水道法之規定. 新開發社區(指可容納五百人以上居住或總計興建一百戶以上之社區)於申請開發時,經下水道主管機關認定其開發完成時公共下水道尚無法容納其污水者應設置社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 社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 社區污水處理方式主要利用物理、 化學與生物分解的原理(如接生活污水經過一連串處理方式,處理至符合放流水才可以排放至承受水體。 社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設置後, 應確實妥善操作維管理,讓各處理設施發揮正常功能。 設施常見應注意事項. 確實開機( 如: 風機、機、攪拌機及泵浦等)。

  8. 依據環保署101年生活污水污染削減專案計畫查核全國社區下水道開機率約為97.5%可見一般社區皆已經有處理污水來維護社區環境及保護河川水質的觀念惟因社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的管理單位皆為社區管理委員會對於廢水處理設施操作的相關細節較不熟悉即使委託代操作人員處理也可能無法了解及監督其落實運作致常有開機時間不正常或曝氣時間不夠造成臭味問題或是污泥沒有定期清理放流水未正常加氯消毒等導致社區污水排放水質不佳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