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臺東縣, 中華民國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臺東縣(俗字寫作台東縣;臺灣話: Tâi-tang-kuān;客家話: Thòi-tûng-yen;布農語:Taitu;排灣語:Valangaw),是中華民國 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 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2. 臺東縣位於臺灣東南方,面積3,515.2526平方公里,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則以布拉克桑山、崙天山、海岸山脈等為界山與花蓮縣相鄰。

  3. 其他人也問了

    • 史前時期
    • 荷西時期
    • 明鄭時期
    • 清治時期
    • 日治時期
    • 戰後時期

    長濱文化是至今臺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距今約兩萬至兩萬五千年,當時台灣尚與亞洲大陸相連。長濱文化是一個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據遺物推測,此一聚落的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內及岩蔭下,不知農耕、畜牧,亦不會製陶,也不會冶煉鐵器,但已知用火,以敲打的方式製作石器,生活則靠狩獵和採集自然食物維生,目前發現的分布地點以台東南部沿海地帶爲主。該文化由台大考古團隊於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考古團隊在海蝕洞穴中進行了五次的探掘工作,發掘出不少舊石器晚期人類使用過的礫石器具,主要分布在四處洞穴(潮音洞、海雷洞、乾元洞及崑崙洞)底部。 在距今約5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東地區產生了以卑南遺址為代表遺址的卑南文化。該遺址位於臺東市南王部落(卑南社)附近,範圍約100公頃,包含龐大的聚落,其建築...

    1636年,瑯嶠社(今恆春)頭目請荷蘭官府協助與卑南覓(今臺東)媾合,聽聞台灣東部盛產黃金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先派中尉詹.尤立安生(Jan Jeuriaensen)前往兩地瞭解情況,再派佐理商務官員馬丁.威瑟靈(Marten Wesselingh)長駐卑南覓,順便探訪金礦所在。卑南覓遂成為臺東最早見諸史料之地名。 1642年2月,荷蘭軍隊進入臺東,在卑南覓大港口駐軍,並與卑南族利嘉社、泰安社發生過戰爭,今日臺東市第一公墓萬姓祠內尚存有昔日荷蘭士兵骨骸。1644年東印度公司設立卑南地方會議區,名義上管轄今花蓮、臺東,實際上僅北起花蓮玉里,南迄臺東大竹溪。至1655年,東部已43社(部落)承認荷人治權,人口約五、六千人。荷蘭人於卑南覓建立「瞨社」制度,經由漢人社商之手獲取原住民鹿皮專賣之經濟利益...

    1661(永曆15年),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臺灣,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其政權控制範圍以南部為主,對於東部之經營,大抵沿襲荷人方式,於各社設立土官,令其自治。當時以卑南覓為主的46社皆臣服。經濟方面亦承襲荷人瞨社制度,不同的是控制管理較荷人為嚴,且直接向社商徵稅,視東部為其領土之一部。

    清治早期東部曾有數十番社歸化輸餉,但朱一貴事件後,清朝政府下禁令封山長達百年,期間僅有零星漢人至卑南、火燒島、成廣澳、璞石閣、新城開墾。道光年間曾有平埔族西拉雅族駐留於臺東港,先後達7年之久,後來受卑南族逼迫而集體北遷。咸豐初年,原居枋寮之閩南漢人鄭尚率先在此建立聚點,與原住民從事交易活動。隨後又有更多漢人移入,逐漸形成村落。同治末年,已有漢人28戶在此定居,稱之為「寶桑庄」。由於地型上的崎嶇和海運上的不便,直到19世紀中葉以前,臺東都還是清朝政府眼中的化外之地,除少數逃犯外,多數百姓視入後山為畏途。這樣的情形一直要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才有所改變。清廷在此之後派遣自強運動的重要推手,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赴臺經略後山,將今日中央山脈以東,今宜蘭縣南側、花蓮縣、臺東縣,以及屏東縣牡丹鄉、滿州鄉...

    1895年馬關條約後,臺灣割讓給日本。7月3日公布《地方官假官制制定件》,擬定將清政府時期的三府改制為三縣,府下縣、廳改制為縣下支廳,而臺東直隸州遭降級成與西部縣等同的支廳,預計設立臺南縣臺東支廳。但總督府實際上未統治中南東部,8月改為派出性質的臺南民政支部臺東出張所。1896年4月,總督府正式統治東部,才正式設立臺南縣臺東支廳。1897年6月臺東支廳自臺南縣分出升格為臺東廳,並依當初臺東直隸州預計劃設的三個行政區,於廳下設卑南(今臺東縣不含池上關山)、水尾(今花蓮縣壽豐鄉以南,以及臺東縣池上關山)、奇萊(今花蓮縣壽豐鄉以北)等三個辨務署。1898年6月,廢辨務署;8月設派出性質的花蓮港出張所,轄今花蓮縣瑞穗鄉以北。1900年5月,再劃設成廣澳(今成功鎮、東河鄉、長濱鄉)、璞石閣(今花蓮縣玉...

    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轄區,11月6日設立臺東縣接管委會。於1946年1月12日設立臺東縣至今,原關山郡、臺東郡、新港郡則改為縣轄區,郡下街庄改為區下鎮鄉,郡下蕃地則切割併入鄰近的鄉鎮。臺東鎮較特別,日治末期,臺東街併入卑南庄,戰後則將原已併入的卑南庄切出並和臺東郡蕃地合併成立卑南鄉;臺東街則縮小為未併入前範圍,成立臺東鎮。4月1日,鹿野鄉、關山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山區劃出延平、海端、金崙、達仁等山地鄉。6月1日,設立紅頭嶼山地鄉。同年,新港鄉升格為成功鎮,關山鄉升格為里壠鎮,都蘭鄉改名東河鄉。11月,金崙鄉鄉治改劃入太麻里鄉,金崙鄉改名金山鄉。1947年,紅頭嶼鄉更名為蘭嶼鄉。1948年2月,三縣轄區廢除,鄉鎮改為縣直轄。1949年3月,於里壠鎮設立東峰區署...

  4. 2024年5月1日 · 臺東縣 (俗字寫作 台東縣 ; 臺灣話 : Tâi-tang-kuān ; 客家话 : Thòi-tûng-yen ; 布農語 : Taitu ; 排灣語 : Valangaw ),是 中華民國 臺灣省 的 縣 ,位於 臺灣 東南部 ,東臨 太平洋 ( 菲律賓海 ),南面和西面與 屏東縣 、 高雄市 以 中央山脈 為界,北面與 花蓮縣 為鄰。 全境絕大部分位於 北回歸線 以南,北回歸線通過縣境極北端。 以面積而言是全臺灣第三大縣,僅次於花蓮縣、 南投縣 。 臺東縣內轄有1市、2鎮、13鄉(含5個山地鄉),縣治及最大城市位於 臺東市 。

  5. 臺東市(俗字寫作台東市;臺灣話: Tâi-tang-chhī;客家話: Thòi-tûng-sṳ;阿美語:Pusong),前身「臺東鎮」,位於臺灣 臺東縣東南部,為臺東縣縣治所在地 [3]。

  6. 臺東市(俗字寫作台東市;臺灣話: Tâi-tang-chhī;客家话: Thòi-tûng-sṳ;阿美語:Pusong),前身「臺東鎮」,位於臺灣 臺東縣東南部,為臺東縣縣治所在地 [3]。

  7. 7月3日公布《地方官假官制制定件》,擬定將清政府時期的三府改制為三,府下、廳改制為下支廳,而臺東直隸州遭降級成與西部縣等同的支廳,預計設立臺南縣臺東支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