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科研領域.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孫東, JP (英語: Sun Dong ,1967年 — ), 北京 出生。 香港 科學家和政府官員,現任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局長,是首位「 港漂 」的 香港主要官員 [2] 。 曾任 香港立法會 議員( 選舉委員會 )、 香港城市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主任及講座教授,以及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是 加拿大工程院 院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以及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3] 。 簡歷. 孫東畢業於 清華大學 ,1994年到 香港中文大學 修讀博士學位,隨後到 多倫多大學 深造,2000年到港發展。 2013年起出任 香港城市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後兼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主任、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

  2. 孫東, JP (英語: Sun Dong ,1967年 — ), 北京 出生。 香港 科學家和政府官員,現任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局長,是首位內地來港的 香港主要官員 [2] 。 曾任 香港立法會 議員( 選舉委員會 )、 香港城市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主任及講座教授,以及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是 加拿大工程院 院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以及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3] 。 簡歷 [ 編輯] 孫東畢業於 清華大學 ,1994年到 香港中文大學 修讀博士學位,隨後到 多倫多大學 深造,2000年到港發展。 2013年起出任 香港城市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後兼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主任、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

  3.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孫東孫東 - Wikiwand

    孫東, JP (英語: Sun Dong ,1967年 — ), 北京 出生。 香港 科學家和政府官員,現任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局長,是首位「 港漂 」的 香港主要官員 [2] 。 曾任 香港立法會 議員( 選舉委員會 )、 香港城市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主任及講座教授,以及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是 加拿大工程院 院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以及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3] 。 Quick Facts 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1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行政長官 ... Close.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孫東,JP,北京出生。 香港科學家和政府官員,現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是首位「港漂」的香港主要官員。

  4. [6-7] 孫東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人系統的控制和操作以及應用微納米技術對生物細胞進行精密操作和功能特性分析。 [11] 中文名. 孫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市. 畢業院校. 香港中文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9年當選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21年當選為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 目錄. 1 人物經歷. 2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榮譽表彰. 3 社會任職. 4 人物評價. 孫東 人物經歷. 1990年,孫東獲得 清華大學 學士學位。 1994年,獲得清華大學碩士學位。 1997年,獲得 香港中文大學 博士學位。 1997年—1999年,在 多倫多大學 進行博士後研究。

  5. 2022年3月22日 · 孫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與香港的緣分要追溯到1992年當時孫東的導師兼系主任告知他有一批到香港讀書的名額詢問他是否願意加入。 「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孫東說,港台文化對像自己這樣八、九十年代在內地成長起來的人影響極深,「我們對香港是有一種獨特的感情的。 1994年,孫東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攻讀機械人與自動化專業博士學位,其後他又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輾轉北京、香港和多倫多三地,香港良好的學術氛圍和與國際接軌的程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加之「90年代末,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未來世界發展的中心、最具活力的地方是在亞洲」,2000年,孫東選擇回到香港,在城市大學任教。 孫東將自己與香港的連接總結為「命運使然」。

  6. 孫東教授於2022年7月1日獲委任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孫教授為國際知名學者及科學家,是機械人自動化操作生物細胞領域的先驅,在結合機械人技術和各種微操作工具的應用研究上取得一系列突破,獲頒多項殊榮。

  7.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大學教授到成為特區立法會的一員立法會選委會界別新丁議員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孫東近日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經濟結構過分單一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優勢產業他在議會工作的重點首先是推動創科爭取香港增加科研投入以及研究如何引進資金。 孫東亦希望如他座右銘「我將無我,為民服務」,以「無我」的狀態為國家、為香港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亦希望透過自己多年來在大學的經驗,協助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幫助香港青年向上流動。 \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黃釔淼(文) 賀仁(圖) 孫東生於北京,上世紀80年代踏入清華大學的校門後,他就與機械及生物醫學結上了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