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9日 · 不過比起到底有多嚴重,投資人或許更想知道,泡沫即將破裂前會有哪些跡象? 金融史上發生過不少泡沫危機,例如鬱金香狂熱、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1929年華爾街股災、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1995年至2001年dot-com泡沫,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等。

  2. 2021年6月23日 · LTN經濟通》dot-com泡沫如何破裂?. 當心升息的殺傷力. 2021/06/23 08:10. 1995-2001年間發生的dot-com泡沫,由當時一系列和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的投機事件引起。. (美聯社). dot-com泡沫破滅 8兆美元市值蒸發.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期隨著全球股市攀高,不少人擔心 ...

    • 股市泡沫的形成
    • 經建會首先出擊
    • 四機構通力合作研擬因應對策
    • 股市泡沫終於破滅
    • 與日本股市泡沫破滅比較
    • 當時政府主動戳破股市泡沫 可說全球創舉

    案從頭說起,早在金融海嘯前的19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資產價格狂飆,這是稍上年紀者不可磨滅的痛苦經驗。因台灣進入1980年代總體經濟失衡,超額儲蓄及貿易出超金額不斷擴增。由於當時外匯還是管制時代,所有出超外匯及熱錢流入的外匯,均由中央銀行收購,放出大量強力貨幣;雖央行採取積極性沖銷措施,但貨幣供給額年增率仍不斷上升。至1986年底,較前一年暴增51.4%,1987年再大增37.8%,1988年雖稍微緩和,但仍高達24.4%,3年間貨幣供給額累計暴增1.6倍,致使股市狂飆。自1985年底的808點,至1988年初飆漲至3千多點,平均每年上漲近一倍,導致許多上班族無心工作,如投入股市100萬元,一年後可賺將近百萬元,遠高於薪水工資所得,於是股市開戶買賣人數,自1985年的40萬人,至1988年...

    當時筆者任職「經濟建設委員會」(國發會前身,以下簡稱「經建會」)副主任委員,目睹此一情況,認為政府應及早採取因應對策抑制,否則由其自然發展,不僅民眾工作意願低落,更將衝擊實體經濟,後果將不可收拾。遂於1988年7月初股市漲逾5,000點時,在經建會委員會議中提臨時動議,發言指出當前經濟金融穩定應優先於成長,對於股市房市的狂飆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隨即引起委員財政部長錢純的關注,問道:「萬老,您建議行政院長實施『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政策,現在又要採取措施干預市場,不是矛盾嗎?」 我立即說明:「這不是干預,而是『市場失能』,政府採取因應對策,是執行『制度化』,彌補市場功能的不足。」但當場並未獲得多數委員支持,因此未能成案。 半年多後的1989年3月初,股市續漲到近7千點,我在經建會委員...

    實際上,因應對策草案我在委員會議前已擬就,會後再將各委員在會議中的重要發言加以補充打字,邀請央行邱正雄副總裁、經濟部徐國安次長、財政部何顯重次長,於翌日到經建會舊址寶慶路聯合大樓開會,是時經建會已遷到南京東路新大樓辦公,因怕消息走漏影響市場,而移到即將改建的聯合大樓開會,可見保密到家。 開會時,我先將所擬因應對策草案的基本精神說明,然後再逐項討論,3位副首長都提寶貴建議。經濟部徐國安次長會後立即回到經濟部向陳履安部長報告,陳部長於晚間打電話給我,提供他的看法。因3位副首長及陳部長的建議,都是提高方案執行的可行性,所以我幾乎全部採納補強所擬草案。故第二次聚會時,我宣讀修改後的草案,大家無異議很快通過。 再於第二週提報經建會委員會議討論通過,定名為「當前物價問題因應措施方案」。其實當時因新台幣升...

    因應方案公布實施後,由於各部門的努力,超額儲蓄及出超占GDP的比例繼續下降,同時,中央銀行採取強烈緊縮措施後,貨幣供給額增加率,自因應方案於1989年3月公布時的增加30.3%,至6月驟降為個位數的7.4%,至同年12月增加率一直維持在7%上下。可是股價指數仍繼續狂飆,自1989年3月的7,318點,至同年9月漲至10,403點。一直到進入1990年貨幣供給額轉負成長後,股市才在1990年2月10日飊至12,495點頂峰後開始下降;在貨幣供給額一路維持負成長的壓力下,股價指數也一路狂瀉,至同年10月31日跌至2,912點,在不到9個月間暴跌近萬點,股市泡沫終於破滅〔詳見圖1〕。 (圖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在股市泡沫破滅後,所有股票持有者均被套牢,慘不忍睹。不過央行隨即於同年8月1日降低存款準備...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與參事李榮謙,於2020年8月著文〈從傳統到現在──中央銀行的政策角色演變與發展〉,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在央行界與學術界有所謂的「傑克森霍爾共識」,亦即貨幣政策應以物價穩定為目標,貨幣當局不應試圖對資產價格泡沫預先採因應措施,擔憂主動戳破資產價格泡沫會導致不可預期的後果,甚或引發金融不穩定。例如美國曾於1928至29年,以及日本於1989年均曾為抑制資產價格泡沫,而採緊縮貨幣政策,卻分別導致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以及日本經濟陷入長期通縮。 就日本股市泡沫破滅而言,日本經濟進入1980年代與台灣一樣,出現總體經濟失衡,超額儲蓄與貿易出超不斷擴大,加以政府為刺激景氣,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日本銀行重貼現率,自1985年的5%,逐步降至2.5%,使貨幣供給額成2位數增加,助長股市及...

    反觀國內,當時的央行邱正雄副總裁在張繼正總裁充分授權下,採取強烈緊縮貨幣政策,當時尚無「傑克森霍爾共識」,邱前副總裁是根據中央銀行法「促進金融穩定」規定之任務辦理。提起我國中央銀行法,早在全球金融危機前的1979年8月11日修訂,該法第二條本行經營之目標如下: 一、促進金融穩定。 二、健全銀行業務。 三、維護對內與對外幣值之穩定。 四、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 而前述陳南光副總裁大文指出國際學術界記取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中央銀行除了負責維持物價穩定外,也必須關注信用擴張與資產價格波動。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中央銀行法早在全球金融海嘯(2008年至09年)發生前30年的1979年,即將「促進金融穩定」列入央行第一追求目標,顯示我國中央銀行法領先世界潮流。又顯示當年我政府主動戳破股市泡沫,並...

  3. 2024年5月26日 · 台糖、台電、台水調薪案 已由卸任部長王美花簽核.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旗下油電糖水等四家國營事業調薪案啟動!. 台灣中油日前將調薪案送達經濟部國營司進行審查,最快下月交由經濟部長郭智輝批准。. 而台糖、台電、台水加薪案已由 ...

  4. 2008年7月21日 · 編譯陳柏誠/專題報導. 美國上次出現經濟衰退,是在二千年,罪魁禍首正是網路泡沫化,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該年四月十三日暴跌六二八點,六%的市值瞬間蒸發,引發市場震撼。 美國經濟在二千年下半年結束了一九九一年三月以來長達十年的高速成長期,步入低速成長的階段。 二 一年突如其來的九一一事件,重創消費者和投資人的信心,導致美國經濟加速滑落。 網路公司倒閉 掀起裁員風潮.

  5. 2014年10月20日 ·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回顧台灣房市50年發展,經歷過5次榮景、也陷入2次泡沫破滅;國民所得成長追不上房價上漲,1971年時,當時台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9.81坪的新屋,但到2012年,1年家庭可支配所得僅能買到2.3坪的新屋,等同40年後只能買到5分之1的面積。 所得增加追不上房價. 根據宏大估價師事務所「台灣房市50年回顧與前瞻」的研究報告,1966年時,國民所得約248美元,到2013年時,已成長到2萬1586美元,成長幅度約87倍;相較1966年時台北市每坪房價約3700元,2013年時,每坪房價約83.5萬元,房價大幅成長近226倍,兩者差距愈來愈大,顯示國民所得追不上房價飆漲幅度。

  6. 2020年11月11日 · 王美花受訪表示,媒體所稱的「經濟泡泡」已有專案專簽來台首案,獲准原因在於其符合必要性、急迫性、不可取代性、對台灣經濟有重要貢獻等4大要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