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覺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目次. 序言. 生平. 紀念. 家庭.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林覺民 (1887年8月11日—1911年4月27日),字 意洞 ,號 抖飛 ,又號 天外生 , 福建省 福州府 閩縣 人,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之一,為「 黃花 福州十傑」之一。 [1] 生平 [ 編輯] 1902年考入福州 全閩大學堂 文科;1905年,18歲的林覺民返鄉與陳元凱(字陶庵,光緒己丑科——1889年舉人,獲花翎四品銜,廣東候補知縣,未及出缺即爆發 辛亥革命 )之女 陳意映 成婚。 兩人育有長子林依新(又名伯新,9歲夭折)、次子林仲新,後由祖父林孝穎撫養。

  2.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林覺民. 別名 :林意洞.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閩侯.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11年. 職業 :革命黨人. 畢業院校 :全閩大學堂、日本慶應大學. 信仰 :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代表作品 :《稟父書》、《與妻書》 重要事件 :攻打督署,力盡被俘,英勇就義. 政黨 :中國同盟會. 人物生平.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 幼年時過繼給叔父為子,其嗣父是個飽學多才的廩生,以詩文聞名於時;嗣母是個生性善良仁愛,典型的賢妻良母。 林覺民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愛,自幼就由嗣父親自教導讀書。 後參加 科舉考試 ,無意獲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題了“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離開考場。

  3. 2019年6月13日 · 林覺民。 (網上圖片) 大概四五年前的某日,我曾經說過:「與其我先死,不如讓你先死。 」(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 」)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雖奉「父母之命」,卻也是相逢恨晚 . 林覺民與陳意映對彼此愛意深厚讓人以為是自由戀愛他們卻是奉父母之命結婚。 幸運的是,他們志趣相投,有相逢恨晚之感,婚後一直都深愛著彼此。 對於兩人的愛情故事,歷史沒有花太多筆墨記載,林覺民在18歲娶了陳意映,25歲去世,而陳意映也在丈夫死後兩年鬱鬱寡歡而去,他們的幸福時光很短,卻深刻。 林覺民在《與妻訣別書》憶起與妻子的一段對話,他曾經說過希望妻子能先走一步,因為怕瘦弱的她不能承受喪父之痛,失去枕邊人的痛苦就讓他來承受,可見他護妻心切,不忍看到陳意映傷心難過。

  4. 2023年8月10日 · 這是林覺民與妻書總的第一段訴說著這位革命烈士的俠骨柔情林覺民是清朝末年的人物參加過辛亥革命最後英勇就義是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後人對林覺民充滿了敬仰佩服他的英勇就義抵抗舊勢力的精神

  5. 2020年6月27日 · 本文的上篇──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人文思考〉 (註2以一個世紀的心理距離檢視一位烈士生逢亂世的愛情觀希望以常態生活的思考將神聖人物的形象回歸現實作為我輩面對社會規劃人生的參考本篇將以逆向思維將觀察點轉移到林覺民的妻子陳意映身上透過訣別書及相關的資料推想她的處境和感受照應林覺民的故事開拓歷史的想像空間。 傾訴無門的委屈. 「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 甚幸! 」(第五段) 一句「死無餘憾」在後文中或可找到豁達的理由,但陳意映看在心裏,是多麼沉重的打擊。

  6. 2020年5月30日 · 林覺民1887年生逢亂世15歲考入福州全閩大學堂相當於現代的中學),就讀文科18歲與書香世家之女陳意映成婚20歲考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科攻讀哲學期間參加了同盟會1911年接獲領導通知回國參加黃花崗起義於進攻總督轅門時受傷被捕受審時慷慨陳辭最後從容就義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終年23歲。 林覺民與陳意映育有兩名兒子。 他殉國後,長子於9歲那年夭折了。 次子在他就義之後誕生,由祖父撫養。 林家為了安慰守寡的媳婦,特別安排林覺民胞兄的次女過繼給陳意映為女兒。 可惜陳意映因丈夫離世哀痛至極,於逃亡的歲月誕下早產的遺腹子兩年後,抑鬱而終。 訣別的理由──恩愛的悖論.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

  7. 林觉民的故居位于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现为福州市 辛亥革命 纪念馆。 [12] 著名 書法家 、 政治家 林長民 是林觉民堂兄,林覺民也是中國著名 建築師 林徽因 的堂叔。 弟 林君顏 是國民黨少將、族弟林尹民亦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臺灣 高雄市 三民區 有多條以紀念革命烈士為名的道路,其中一條「 覺民路 」即是為紀念林覺民。 (其他另有「 堅如路 」紀念 史堅如 、「 黃興路 」紀念 黃興 、「 皓東路 」紀念 陸皓東 )等。 马来西亚 吉打州 居林市 的华文中学和小学便以“觉民”命名,其中包括 觉民华文中学 、觉民华文小学A校和B校。 家庭. 養父:林孝穎. 生父:林孝凱(林孝穎之兄,因弟弟未有子女予其收養)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