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人每日至少應攝取2份水果1份水果約為1個拳頭大,若為切塊水果,1份則約半碗至1碗。高血壓患者在享受美食之餘,不妨多多食用以下有助降血壓的5種水果: 1. 香蕉

  3. 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 :曾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皆應盡量少吃肥肉、雞皮、豬皮、鴨皮、油炸食物、動物內臟、有殼海鮮(蝦、蟹、牡蠣)及蛋黃等食物,以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膽固醇,提高血管堵塞風險

  4. 營養師常常建議:高血壓患者不能吃太鹹,這是因為過鹹的食物會造成水分蓄積,如果再加上血管彈性不好時,血壓就會飆高。 但是這不是預防心血管的根本之道,關鍵其實在於血管彈性要好、 鈉鉀離子要平衡。

    • 紀錄飲食。
    • 不要吃太鹹。攝取過多鹽分將導致身體水分滯留過多,除了可能造成 水腫外,也會使血管的壓力增加,進而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衛福部 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的鈉含量應不超過 2400 毫克(ml),即鹽分6公克(g),因此在選購食物之前,建議先詳閱包裝的成分說明,儘量挑選天然食物,並避免食用含 鈉過高的加工食品,例如速食、調理包、罐頭等。
    • 多攝取含鉀食物。鈉會使體內水分變多,循環血量增加,血壓上升;鉀則會與鈉進行相互作用,對抗血壓升高,保護動脈內膜細胞的完整性,並降低栓塞的發生機率。鈉和鉀就像蹺蹺板的兩端,因此多多攝取含鉀的食物有助於控制血壓。
    • 勿飲酒過量。諸多研究皆指出 酒精 會刺激 血壓。1天僅須喝3杯酒,就會影響體內的心肌細胞,使血壓上升,因此控制酒精攝取是避免高血壓的關鍵之一。衛福部建議成人男性每日飲酒不超過2罐330毫升的啤酒(或等同於此酒精量的酒類),女性則不超過1罐啤酒。
    • 均衡飲食。為了控制血壓,在日常飲食中您應該限制鈉(Sodium),也就是鹽分的攝取量,並適度攝取鉀(Potassium),幫助納的排出,但適可而止。
    • 規律運動。要從運動中受益不一定要成為運動員,雖然您的運動量愈多獲得的益處也會愈多,但即使是每日作點輕量運動也可以降低罹患高血壓風險。事實上,經常運動的人得高血壓的風險比不常運動的人要低20%-50%,建議嘗試大人每週完成2.5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或騎自行車等,而孩童與青少年每日應運動1小時。
    • 維持健康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 Body Mass Index)是預測高血壓風險的重要指標。研究顯示,BMI值與體重愈高就有更高的高血壓罹病風險,即使BMI值正常(18.5~24.9)也一樣,然而對BMI值正常者、體重過重(BMI值在25~29.9間)與肥胖者(BMI值超過30)而言,風險增加的程度並不相同。
    • 限制飲酒量。過量飲酒可能會使你的血壓升高,由於酒的熱量也很高,每公克(g)酒精能提供7大卡(也稱千卡,kcal),因此也可能使體重上升,男性每日飲酒量不應超過2杯;女性每日則不超過1杯。
  5. 其實日常生活的飲食控管並不難,除了建議6大類食物皆需攝取以獲得足夠營養外,歸納出以下幾項重點飲食Tips,讓心臟病患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

  6. 高血脂與高血壓病患的堅果飲食 膽固醇(Cholesterol)是造成高血脂與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許多研究皆發現堅果有助降低心血管風險,如發布於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JACC)的一項大型研究表示,每週吃五份以上堅果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了 14%,冠心病風險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