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4日 · 小蝸牛大學問. 蝸牛外型最明顯的是頭部兩對觸鬚,較長的一對是眼睛及感應神經,因蝸牛是大近視,視力距離僅約二十公分,需要感應神經來協助接收周遭環境的細微變化,以及溫、濕度、風向等;短的一對觸鬚是鼻子,用來分辨食物及同伴等。 有趣的是,蝸牛的生殖器位於頸部,無論是交配或產卵都從頸部的一個小洞進行。 認識常見的肉蝸牛品種. 法國勃艮第蝸牛. 肉比一般蝸牛肉厚、Q脆,常被用來做烤田螺。 非洲大蝸牛. 體型大、體色黑,肉質較硬,經常被一般熱炒店用來做為炒螺肉。 白玉蝸牛. 肉質軟嫩無腥味,很適合烤、炒、炸等製成各式料理。 白玉蝸牛是由一般我們所看到的非洲大蝸牛白子化(變種)而來,少了黑色素的白玉蝸牛除了體色不同,肉質也產生變化,不僅更柔軟Q彈,且少了黑蝸牛會有的體味,經過適度烹調,口感絲毫不輸鮑魚呢!

  2. 2018年1月12日 · 100種蛋料理. 每到冬天,媽媽總是會煮紅棗桂圓茶給孩子們喝,暖暖身子。 市面上那深褐色的桂圓乾其實就是「龍眼果肉」烘乾後的果乾,因各地習慣用語而容易讓人物以為是不同的食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