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8日 · 515,美國商務部發佈禁令,任何企業將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禁令實施前有120天的緩衝期,9月14日為緩衝期的最後一天。 8月17日,禁令進一步升級,美國政府在「實體清單」上新添了38家華為子公司,擴充後的實體清單上總共有152家華為關聯公司。...

  2. 華為除了手機業務外,最擅長的就是資通訊(ICT)的基礎建設,簡單來說就是基地台,華為在 5G 的發展領先,華為的 5G 專利數量領先同業(如下圖),歐洲、亞洲各國可能採用華為的5G基地台設備。

  3. 2020年9月15日 · 2019年5月,美國政府正式對華為開槍,將該公司與其70家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凡是列入這項黑名單的企業,其對美貿易自由將被限縮與監管,這使得特爾、Google、超微、高通、賽靈思等美國企業都暫時切斷與華為的業務往來。 這個舉動,並讓採用安卓系統的華為,無法使用Google旗下的地圖、YouTube等熱門服務,大幅削弱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過程中,經過哪些轉折? 為什麼禁令到兩年半後的今天才正式生效? 從孟晚舟被扣留起,到美國祭出實體清單手段制裁,原先,外界預期這項禁令只會讓美國廠商受害,而台灣供應鏈則有機會獲得轉單。 期間,相關個股也受到市場追捧,像是聯發科自今年1月以來股價已經飆漲41%。

  4. 2024年4月10日 · 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披露,美國商務部禁止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圖森未來 (TuSimple)輸出24塊輝達A100GPU晶片給澳洲子公司,原因是美國政府擔心這些A100晶片可能會轉銷進入中國。 圖森未來否認相關指控,聲稱採購這些晶片,絕對僅提供給澳大利亞子公司使用。 根據此報導,圖森未來共同創辦人都來自中國,其中一位出生在北京,目前已是美國公民。 Joe Biden Facebook....

  5.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宣布將華為 (Huawei Technologies Co.)及70家附屬公司納入貿易黑名單,禁止華為沒有華盛頓當局核准的情況下,向美國企業購買零組件。 延伸閱讀. 華為遭美國列貿易黑名單! 川普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華為手機業務營收佔比達4成, 禁令衝擊大....

  6. 2019年3月18日 · 美國商務部公布修訂版禁令,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針對第三方供應商堵漏補缺,力求嚴控華為獲取任何美國技術的渠道。 華盛頓方面的禁令立即招致北京方面嚴辭譴責。 迄今為止,華為方面尚未置評。 美國對華為的全方位攔截防堵折射了正處於數十年來最低谷的美中關係。 美國稱華為替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並以此為由向世界各國政府施壓,設法聯手抵制華為。...

  7. 2023年1月31日 · 德國不願效仿美國對華為的全面禁令 將視個別狀況而定. 近年中國為降低企業債務風險,致力去槓桿,表外融資額連九個月下降,體質弱的企業無法再藉表外融資向銀行借款,只能轉往新興的P2P借貸市場尋求機會 (利率超過一 %),民眾、資金充沛的企業不斷將錢投入P2P市場,賺取高額利息,活期存款往定存流,造就自一八年二月起M1(活存)成長率小於M2(定存)(M2減M1由二月的 .三%擴大至十二月的六.六%),民眾變相降低消費,讓實體消費趨緩。 若企業獲利穩定,能還款,還可順利去槓桿,偏偏美國發起貿易戰,訂單減少,民企營收至一八年十一月成長九%,遜於國企十一.五%,虧損的民企數量增長九%,導致P2P借貸相繼違約,P2P行業家數在一八年內減少一千家(一八年初約兩千兩百家),造成國進民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