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教育要貼近生活,教師要隨時成長,沒有最棒的教學,只有不斷突破追求更好的學習品質。. 愛玩新科技、喜歡自己動手做,無論是組裝3d印表機還是玩技術,都是這樣一點一滴磨練起來的。. 高德祥不是資訊本科系,自認不是讀書的料,所以很多東西都是觀察與 ...

  2. 啟發式教學培養思辨力,鼓勵無標準答案的原創思維,透過適性探索、跨界創新學習,發展學生自我特色與天賦。 「台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由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成立於2017年,是台灣第一所以創意思辨為基礎的藝術、設計、影視、表演、音樂、哲學、人文 ...

  3. 免費蔬果種子的到來,啟動了我們教學新思維,將走廊觀賞用花台變成一塊塊農田,帶著學生一起動手農作、觀察學習、餐桌料理、行銷義賣到公益回饋及社會共好。

  4. 我們進行一場看似不可能的挑戰與實驗,在不同的學科課同時進行跨領域主題式教學。 將原本壁壘分明的學科課程,使用真實世界的議題,重新鏈結在一起,讓學生在不同的課程從不同面向,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

  5. 我們觀察,在108新課綱實施後,議題融入將是改變教學現場的關鍵,卻存有困境。 2020年9月,放伴正式誕生。 「放伴」意取閩南語中農忙時節互相幫忙換工,這正是我們期待自己能做到的事,陪伴議題團隊與教師「相放伴」,讓更多公民議題進入校園,幫助老師 ...

  6. 面對教改,我不害怕,而開心有更多教學彈性空間,就如藍偉瑩老師所說:「帶著不變的好前往改變的路上」,只要對學生好,我會透過增能並勇敢嘗試,因為我真的覺得教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7. 雖然不再教學生為考試而學習,老師仍要求學生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學生反而更投入在自造的活動中習得新知。 學習教材和自造行動兩者融合一起,而不是分開兩個管道進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