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3日 · 傳説.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農耕社會。 其由來與演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介子推」的故事! 1. 前身是「寒食節」 清明節的前身是寒食節。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的重臣介子推因忠誠救主而被流放至野外,他的好友重耳(後來成為晉景公)為尋找他,給他送餐。 一次,重耳送飯時,不慎將飯濕了,介子推因此得知有人在尋找自己,便在魚腹中寫下「勿為逆臣,願脫獨立」交給重耳。 後來,介子推被察覺,逃亡途中因窮途末路而自盡。 為了悼念忠臣介子推,重耳下令禁火三天,百姓只能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起源。 2.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結合.

  2. 2021年4月3日 · 清明節由來 (二) : 二十四節氣與寒食節. 大家有聽說過嗎? 原先清明其實不是一個節日,而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演變至今日的清明節其實與寒食節是有相關的喔。 相傳在古代民間,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妃驪姬的迫害而開始逃亡,過著巔沛流離的生活。 在重耳命懸一線時,介子推端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下,重耳因此逐漸康復,保全性命。 事後,重耳才知道原來自己所喝下的救命肉湯,其實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熬湯給重耳,才能夠因此活命。 也因為如此,重耳向介子推提出想要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但卻遭到介子推婉拒。

  3. 清明節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歷史淵源,傳承發展,節日融合,假期變遷,發展演變_中文百科全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 仲春 與 暮春 之交。.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兼具 ...

  4.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 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至半個月左右。 各地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 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 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在越南、韓國、琉球等地,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節日。 臺灣 在臺灣人口中,有七成以上為閩南後裔,故大部分人掃墓習俗與閩南相同。

  5. 清明節的由來ppt課件推薦分類三年級上傳者編輯更新時間2017-04-06 15:41:31檔案大小315.00 KB課件格式ppt每年4月5日前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關於這個節日的由來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說呢

  6. 便母橋. 清明節的由來. 教育局小學常識科. 劉邦是漢朝的第一位皇帝。 相傳他取得天下後,想回鄉拜祭父母。 墓地長滿雜草,墓碑有的斷落,有的破裂。 劉邦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找不到他父母. 的墓地。 劉邦拿出一張紙, 撕成碎片, 拋向空中。 他說:「 紙片落在的地方,可能就是父母的墓地。 果然, 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 風都吹不動。 劉邦在墓碑上看到他父母的名字。 劉邦非常高興, 馬上請人重修父母的墓。 從此,劉邦每年都會在清明時候到墓前祭拜父母。 清明掃墓也成為了中國的傳統習俗。

  7. 臺灣正體. 此條目介紹是節日。 關於節氣,請見「 清明 」。 清明節 [2] [3] ,是漢族 傳統節日 ,它是在 農曆 中第5個 節氣 第1天。 清明節的時間為 春分 (也稱 春分點 )後第15天,即 4月4日 、 5日 或 6日 其中1天 [4] [5] [6] 。 節日活動 [ 編輯] 掃墓 [ 編輯] 主條目: 掃墓. 活動之一是祭祀祖先墓地。 他們在那裡燒紙祭祀他們已故祖先。 通常情況下,使用貨幣、汽車和衣服紙製品,但也可以看到各種紙製人物 [7] 。 踏青或行青 [ 編輯] 另一項中國傳統節日活動是去 綿山 ,那裡是清明節的搖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