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前實證醫學上,最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增加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點散瞳劑,一是戴角膜塑型片。散瞳劑雖有助減緩近視惡化,卻無法讓已產生的近視度數歸零,醫師在給孩子使用散瞳劑時都會很小心,治療時仍須每3個月定期追蹤,檢查眼壓是否有異狀。

  2.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孩子學習、探索世界的起點。. 父母們該怎麼做才能守護孩子健康視力?. 德國蔡司x親子天下攜手陪伴父母從 EYE 出發,提供全方位的兒童近視管理與解決方案,幫助孩子在探索與學習的路上,體會更美好的「精彩視界」。. 孩子的「遠視 ...

  3.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醫師解釋,低濃度散瞳劑會被廣為討論,是因為前幾年新加坡有大規模的研究發現,使用0.01%低濃度散瞳劑控制近視的效果,跟高濃度的效果差異非常微小(高濃度效果有好一點點),顯示低濃度散瞳劑對延緩近視加深速度是有效的,許多眼科醫師也開始建議孩子可以使用低濃度散瞳劑, 點低濃度的優點是可大幅降低畏光等不適,提高孩子點散瞳劑的意願 ,因此孩子若反應點散瞳劑後畏光不適,可跟眼科醫師討論是否降低散瞳劑的濃度。 Q2:散瞳劑有哪些種類? 不同濃度有差嗎? A: 一般孩子較常接觸的散瞳劑有兩種,分別是短效和長效,短效效果約4~6小時;長效最多撐2週。

  4. 家長可以藉由遊戲方式隨機在背後交換,分別放置於左手及右手,然後同時展示,請孩子指出哪一張紙卡為笑臉,確認孩子答對二至三次後,增加彼此之間的距離重複上述遊戲,一直到孩子無法答對或不理會為止,以上述方式分別測量左眼及右眼。 接者請視力正常或已經配戴正確眼鏡者,確認其視力可以分辨笑臉的最遠距離,再除以孩子可以分辨的最遠距離即為其約略視力值。 舉例來說,如果視力1.0的成人可以在5公尺視距分辨笑臉,而孩童可分辨笑臉的距離為4公尺,則孩童的視力為4/5,即為0.8;同理,如果孩童可以分辨的距離為3公尺,則孩童的視力為3/5,即為0.6。 上述方法可以提供初步判斷孩童是否有視力上的問題,然而幼兒或學童的視力檢查,仍需透過專業有經驗的驗光人員或醫師才能夠確認實際情況,定期的眼睛檢查是不可或缺的。

  5. A1. 雖然有研究指出,近視與遺傳有相關,且又以高度近視和早發性近視最為相關,但用眼習慣與環境因素對孩子視力影響顯然更大。 一般來說,如果是用眼習慣或環境不當造成的近視,如果能有意識的提早做好近視管理,不會演變為高度近視。 預防勝於治療,若在孩童視覺發育的黃金時期,加以注意預防,更能大大減低近視的風險。 Q2. 聽說戴眼鏡會讓度數越來越深? 所以不要太早戴、能不配眼鏡就不要配? A2. 若孩子已經近視且影響到視力,每天的學習免不了低頭看書、抬頭看黑板,既要看近又要看遠,眼鏡是幫助他看清楚世界的重要工具,如果不因應他的視力狀況配戴適合的眼鏡,只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孩子的視力一旦出狀況,從生活習慣到學習狀態都會受到影響。

  6. 你該先確認他的視覺功能. by 孫涵瑛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 小朋友在學校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學習能力不佳的狀況,常常被認定是注意力不集中 (ADHD)、失讀症或學習異常,但其實可能是因為眼睛或視覺問題導致出現類似的症狀,例如:雙眼內聚力不足的孩童就很常被誤認為ADHD。 2014年 DeCarlo 博士發表「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問題的孩童伴隨有視覺異常的盛行率」論文於Journal of AAPOS,論文中針對4-17歲共264位孩童進行分析,五個孩童中有一名被篩檢出有視覺異常,同時也被診斷為ADHD。 因此,孩童必須先經過詳細的眼睛/視覺檢查,如果是因為眼睛功能上的問題影響學習力,請盡快擬定訓練計畫來提升雙眼視功能,協助孩童學習。

  7. 甜食與炸物是許多兒童的最愛,然而這樣的飲食習慣不僅容易導致肥胖,恐怕還會影響發育。. 臨床上有一名體重過重的女童,8歲就月經來潮,家長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經過仔細檢查後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醫師判斷她的性早熟與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