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概论. 肉身佛是指高僧大德成就者在死亡後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遗体不会自然地腐化而是呈现 木乃伊 化,或不作任何变化就像人生前的模样,甚至会呈现金光色,被称作 紫磨金身 ,此是佛、菩萨、阿罗汉圣人的境界。 惠能 是中國佛教歷史上第一個肉身不腐的高僧被稱為肉身菩薩”。 中國佛教中,以 禪宗 以及在九華山中較多出現肉身不腐的高僧。 禪宗 主張 即身成佛 ,肉身不腐可以作為成道的表現;九華山則是有 缸葬 傳統,僧人 圓寂 後,葬入大缸中,稱為 坐缸 ,不腐化者則作為肉身菩薩供奉。 同樣的現象在 道教 則稱為 仙蛻 ,道教認為靈魂得道後離開身體, 遺體 如同 蟬蛻 一般可以保存。 效仿. 肉身不腐的境界在 中國 等 漢傳佛教 地區,尤其 日本 ,引起了一些不健康的效仿。

  2. 2023年2月7日 · 事實上台灣共有8尊肉身佛」,最早成為肉身菩薩的僧侶為慈航法師他的金身存放在汐止彌勒內院過了70年仍不腐令人嘖嘖稱奇。 星雲法師於2月5日下午安詳離世,享耆壽97歲。 (圖/ 佛光山官網 )...

  3. 肉身佛是指高僧大德成就者在死亡後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遺體不會自然地腐化而是呈現 木乃伊 化,或不作任何變化就像人生前的模樣,甚至會呈現金光色,被稱作 紫磨金身 ,此是佛、菩薩、阿羅漢聖人的境界。 惠能 是中國佛教歷史上第一個肉身不腐的高僧被稱為肉身菩薩」。 中國佛教中,以 禪宗 以及在九華山中較多出現肉身不腐的高僧。 禪宗 主張 即身成佛 ,肉身不腐可以作為成道的表現;九華山則是有 缸葬 傳統,僧人 圓寂 後,葬入大缸中,稱為 坐缸 ,不腐化者則作為肉身菩薩供奉。 同樣的現象在 道教 則稱為 仙蛻 ,道教認為靈魂得道後離開身體, 遺體 如同 蟬蛻 一般可以保存。 效仿 [ 編輯] 肉身不腐的境界在 中國 等 漢傳佛教 地區,尤其 日本 ,引起了一些不健康的效仿。

  4. 2023年2月14日 · 塑造肉身佛程序中首先刷漆最主要功用為防蟲抗潮裹好漆接著纏繞紗布使其風乾定型而妝佛過程中最困難就屬接下來的塑形補灰不能改變其面貌要盡可能接近原貌才是最自然真實的肉身菩薩肉身不像木頭並不吸水每刷完一遍瓦灰都需等乾透再用砂紙拋光結束塑形後還需再上兩層漆才可貼上金身。...

  5. 2015年3月30日 · 針對肉身佛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傳言僧侶會在生前吃一些防腐的草藥不過工匠說僧侶死前不吃不喝死後也沒經過草藥處理而中國藥學會藥學史分會副主任委員梅全喜也指出並不知道有中草藥可以達到生前食用死後屍體不腐的作用。...

  6. 2015年3月30日 · 肉身佛是舍利的一种. “肉身佛”,又有身佛”、“入定佛”、“真身等叫法肉身舍利肉身菩萨的俗称。 要认识肉身佛现象的内涵,就必须从“舍利”现象谈起。 “舍利”,是梵文“Sarira”的音译,也译作“设利罗”“室利罗”,意思就是尸体、身骨或灵骨。 通常又有“法身舍利”和“生身舍利”的区别。 “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的全部经卷,“生身舍利”起初仅指佛陀的遗骨,后来也指高僧死后不腐之肉身或焚烧产生的遗骨,甚至扩大化到袈裟、佛钵等遗物。 “生身舍利”又包括“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我们现在说的肉身佛就是“全身舍利”。 有关舍利的记载,从部派佛教时代就出现了。

  7. 中文名. 肉神佛. 本 质. 高僧 遗体. 肉身不腐. 无际大师肉身佛. 目录. 1 历史渊源. 2 形成过程. 3 依规回国.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据悉唐代以后佛教在福建开始兴盛福建多地均发现肉身佛。 被誉为“ 泉南佛国 ”的泉州更是多处发现有肉身佛。 与 古代埃及 躺着的 木乃伊 不同的是,泉州呈现坐姿的神秘肉身佛,有着源自民间的崇拜。 肉神佛. 泉州的肉身佛,大多都是因为一个平凡人,生前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或施药济世,或修桥筑路等,死后,人们舍不得将其肉身火化,就将其肉身用泥塑之,形成一具独特的真身佛 [3-4]。 形成过程. 播报. 编辑. 说起肉身佛,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便是安徽 九华山 。 不断出现的“肉身佛”成了九华山的一大特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