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0日 · 現年34歲的新生代導演許承傑把20年多前的幼時親身經驗改編成片長兩小時的電影劇情片孤味》。 本片是他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已在今年電影金馬獎拿下最佳女主角最佳新導演等六項提名更是秋季檔國片的超級催淚彈上映兩周已創下4700萬元 ...

    • 從畢製到金馬入圍作品 《孤味》長片大放異彩
    • 發想自家族大小事 讓觀眾從細節省思
    • 演員彷彿成為真正的家人 呈現最道地的臺南味
    • 疫情之下國片發光 未來導演將致力創造更多好作品

    原先就讀清大工科,自稱也是宅宅的許承傑導演,畢業後因對電影的熱愛,遠赴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研究所。而同名的《孤味》短片,正是他的畢製作品,在臺南花了十天完成拍攝,然而當初他也沒想到,這份作業,最後竟發展成一部備受矚目的長篇電影。 「淑芳阿姨」是導演對國民阿嬤陳淑芳的稱呼,她在電影裡飾演林秀英,除了是臺南知名餐廳的老闆,也是撫養三個女兒的單親媽媽。淑芳阿姨從《孤味》的短片時期就開始參與,當後製資金不足,導演選擇在嘖嘖平臺進行募資時,也仰賴了她的號召力,才得以讓更多人看見這個故事。原本募資活動預計一場的回饋放映,最後竟增加到十三場,《孤味》也成為了當年平臺的短片類募資第一名,對許承傑導演來說,淑芳阿姨無非是他電影路程中的一大貴人。 聊到將短片故事發展成長篇電影的源頭,許承傑導演坦言,起初原先是想做軟...

    「我打拚一輩子把你們養大,最後卻輸給一個二十年來都沒聯絡的爸爸。」電影預告中,秀英阿嬤的一句話無疑讓每位觀者的心都揪了一下,很多時候家庭的矛盾,都是因為種種的不諒解而產生,而《孤味》的核心正是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 許承傑導演為《孤味》安排了許多感情戲,呈現家人間會遇到的衝突及反應,這些想法受到李安導演的《囍宴》所影響,在《囍宴》的結局,父親面對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假裝不知情,當兒子過安檢時發出警示音,這位父親只說了一句「把手舉起來」,看似一般的片段,卻隱含著父親想表達的包容,讓許承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秀英阿嬤在電影裡原先很埋怨丈夫,但經過一連串的事情,她慢慢的想通並選擇放下。《孤味》裡的每個角色都背負著不同的責任,許承傑想藉此告訴觀眾,若不知道對方經歷了什麼,就不該以自身觀點去評判...

    為了幫助大家盡快融入角色,許承傑也另外安排時間與演員對劇本,他認為這對塑造一家人的形象很有幫助,「有些演員會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其中多少都有跟劇本重疊的地方。」許承傑考量到不同觀眾的背景及經歷,融入真實視角並改變人物的表達方式,不斷為劇情的鋪陳進行調整,讓《孤味》看起來就彷彿是社會大眾的生活縮影。 另外電影中還有大量講臺語的片段,為了讓觀眾獲得更道地的觀影體驗,劇組特別請來專人指導,讓演員們都能以「臺南腔」展現各自角色。談到劇中資深演員與年輕演員的合作,許承傑導演笑著表示,「我原先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幫助大家盡快磨合,沒想到他們自己拍著拍著,在現場看根本就會覺得這真的是一家人了。」 監製陳郁佳也跟我們提到,雖然整個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談贊助,但在臺南拍攝期間,也意外受到許多當地店家的照顧,讓他們覺...

    許承傑導演從過去就勇於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致力傳達核心故事,近年來他也透過書籍、紀錄片(如《虎王》)、甚至遊戲,獲取創作上的靈感。當看見真實事件被呈現地如此精彩,導演不禁回頭思考劇情片該如何突破?面對原創 IP 故事改編發達的電影市場,他說:「只要故事本身有價值,無論是以哪種形式被看到都會是值得的。」或許串流平台的興起,多少改變了人們觀影的習慣,但身為電影工作者的許承傑相信,認識故事本質並把故事說好是最重要的。 今年恰巧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電影產業的模式,在採訪尾聲,娛樂重擊也特別請導演及製片分享他們的看法。「外國電影進不來臺灣,反而讓國人對本地電影有更多的期待!」其中《孤味》就是備受矚目的電影之一,以女性及家庭為主軸的編排,確實引起不少共鳴,許承傑及陳郁佳都期待電影上映後能達到五千...

  2. 2020年11月9日 · 孤味》之所以如此動人,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電影取自許承傑導演的生命經驗,當初電影本是導演於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的畢業作品,因後製資金不夠,因此需要仰賴群眾募資的幫忙,導演坦言當初所有事都自己一手包辦,過程艱辛,而他也從沒有想將電影拍成長片的念頭。 《孤味》短片. 而拍成長片的轉捩點在於,當時美國影藝學院公布的學生奧斯卡的名單裡,《孤味》從 1573 部作品中脫穎而出,也是其中唯一的華人作品,當時這件事情在紐約大學校友間造成一股轟動,導演正好也與現在長片的製片人認識,「入圍」成了導演想將之拍為長片的一股動力,再者,在短片的映後座談裡,積極參與宣傳的淑芳阿姨,不停地與觀眾預告將有長片的誕生,考量到第一部長片的預算問題,《孤味》這類家庭小品成了最佳選擇。

    • 孤味導演專訪1
    • 孤味導演專訪2
    • 孤味導演專訪3
    • 孤味導演專訪4
    • 孤味導演專訪5
  3. 孤味之所以如此動人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電影取自許承傑導演的生命經驗當初電影本是導演於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的畢業作品因後製資金不夠因此需要仰賴群眾募資的幫忙導演坦言當初所有事都自己一手包辦過程艱辛而他也從沒有想將電影拍成長片的念頭。 《孤味短片. 而拍成長片的轉捩點在於當時美國影藝學院公布的學生奧斯卡的名單裡,《孤味 1573 部作品中脫穎而出,也是其中唯一的華人作品,當時這件事情在紐約大學校友間造成一股轟動,導演正好也與現在長片的製片人認識,「入圍」成了導演想將之拍為長片的一股動力,再者,在短片的映後座談裡,積極參與宣傳的淑芳阿姨,不停地與觀眾預告將有長片的誕生,考量到第一部長片的預算問題,《孤味》這類家庭小品成了最佳選擇。 《孤味》

  4. 2020年11月20日 · 孤味的網路討論度居高不下電影主題是橫跨老中青三代台灣女性的家庭故事怎麼會出自一位從未拍過電影長片的年輕男性導演許承傑日前接受今周刊數位內容部專訪時娓娓道來故事要從20多年前說起。 「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我 失蹤很久(十多年)的外公,在過世前回到台南,希望回到家裡辦喪事 。...

  5. 2020年11月11日 · 2017年底,導演許承傑帶著剛改寫成長片的《孤味》劇本參加金馬創投會議,希望能募得第一筆投資。 一輪簡報結束,他沒有得到任何資金,反而收到投資人犀利的回饋,「這個劇本很人生劇展,很八點檔,為什麼要拍成電影? 3年過去,這部耗資4,000萬元的電影,已入圍第57屆金馬獎6項大獎,並且參展香港、釜山、東京等國際影展。 《孤味》的確像是人生劇展的故事,但對許承傑而言,故事談的是他所親身經歷的人生,更是不少台灣家庭有過的日常。 《孤味》裡的情感、罣礙、深情,來自於人與人、家與家的關係解構又再重組,而過去30年,許承傑一直在練習與這樣的狀態共處。 《孤味》台灣|2020. 獲第57屆金馬獎項:最佳女主角(陳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