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11月25日 · 小兒科醫師提到1個5歲多20公斤的孩子一天至少要喝1500cc的水平安聯合診所兒科醫師楊為傑在臉書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發文提到1個5歲多20公斤的孩子一天至少要喝1500cc的水但家長普遍認為一個600cc的水壺就能滿足孩子一天的需求即使小孩子一天還有喝牛奶喝湯等但加起來遠不及應該喝到的水量楊為傑建議小孩子前10公斤每天每公斤需要 100cc,例如:8公斤一天就需要「至少」800cc、7公斤一天 700,依此類推。 第11-20公斤,每天每公斤額外需要50cc,例如:1個15公斤的孩子,他每天的低消是10X100 + 5X50=1250cc、18公斤的孩子是10X100 + 8X50=1400 cc。

  3. 2015年4月22日 ·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約占人體重的60~80%身體許多的代謝活動都需要水每天有許多的水份會從我們的呼吸道皮膚尿液和糞便中排出排出的量和一天消耗的能量 (卡路里)有關係而能量的消耗和體重有關所以有個簡單的算法提供給大家: 不過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例外唷! 因為一歲前的寶寶,腎臟尚未發育完全,功能也尚未成熟,喝太多水反而會稀釋體內電解質,將造成體內鈣離子或鉀離子過低引起抽筋,甚至嚴重時會造成小孩心跳過慢、腦水腫等症狀,這是非常嚴重的。 出生至12個月大的寶寶,其實平常餵食足夠的母乳或配方奶,裡頭就含有充足的水分,不須害怕缺水或脫水,六個月以下幾乎不用額外補充水。

  4. 2021年4月6日 · 兒童喝水量建議以體重換算.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則提醒在生長期的小朋友更要注意水分攝取特別是有時候小朋友運動量大如果沒有來得及補充水分很容易會造成脫水一般成人建議水量是每公斤30~40cc如果是體重50公斤每天喝水量至少要1500cc。 至於小朋友基本上計算方式也是一樣,李婉萍也提供臨床上補充水分比較精準的算法。 一歲以上、1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約在一歲左右)每公斤需要100cc ;10公斤以上必須拆開計算。 以15公斤小朋友為例,10公斤仍為100cc,多出的5公斤則是每公斤乘以50cc,以此計算等於1000cc+ (5X50)=1250cc。 20公斤體重則為1000cc+ (10X50)=1500cc。 至於20公斤以上的小朋友(約在小學一年級)也同樣需分開計算。

  5. 我們不要只關注嬰兒兒童青春期前和青少年的補水因為通過正確的飲食也可以為身體補水儘管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水與其他食物或飲料相比的重要性例如就像果汁和奶昔一樣因為飲用與補水不同從這裡我們鼓勵父母非常注意他們的孩子讓他們喝水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從小就要求喝水即使他們不渴這樣我們將為他們和我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孩子不知道喝什麼或不明白喝什麼不建議等孩子想到要喝的東西因為他們仍然不知道如何識別身體的信號。 兒童補水的重要性. 我們要說的是不適當補水的一些後果,無論我們是兒童、成人、老人、運動員、孕婦等。 而且,如果一整天沒有喝足夠的水,我們可能會出現胃腸道問題、糖尿病、體重增加、皮膚變得乾燥和發癢、膽固醇升高、感到疲勞、便秘等.

    • Sofía Pacheco
  6. 2022年6月13日 · 大多數人有個觀念是每天要喝8杯水或每天要喝水1500-2000cc這些是常聽到的成人水分建議量但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一個人的水分需要量取決於他的體型,也就是體重越重的人,水分需求量越大。 以成人來說,每天水分建議量 (cc)=30-35cc*體重 (kg)。 對於小小孩或幼童來說亦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因此每天水分建議量也可藉由體重來估算需要量。 而小小孩又因為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更有不同年齡階段的建議,爸媽不妨動手算算看家中寶貝現在每天水分需要量為多少。 備註:以上建議量為設定在孩子不生病、不流汗的狀態下。 舉例1) 恩恩1歲3個月,體重約9公斤. 每天水分建議量=9kg*100cc=900cc. 舉例2) 佳佳2歲,體重約13公斤.

  7. 2020年12月22日 · 以下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各年齡層給予的份足夠攝取量建議,但 這邊指的是「總液體攝入量」,包含的牛奶、湯品、飲品和食物中的份等等 ,食物中的份約佔液體攝入量的 20% ,但每個人的生活和飲食型態差異很大,不容易估算單純由水粉來的需求量。 不過可以從圖表中看到,兒童的份需求比成人低,進入青春期後的男性份的需求量大增,跟他們的總熱量需求提升也有關係。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2004) 補充:足夠攝取量指的是研究數據不足,無法求出建議攝取量時,以能滿足健康人群中每一個人為原則,以實驗或觀察(流行病學的)數據估算出的攝取量稱之為足夠攝取量。 教孩子觀察身體反應分辨水量是否足夠. 份的需求量在每個個體中都不一樣,但防止孩子缺水,更重要的是教他們覺察身體的反應。 缺水警訊、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