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1月5日 · 失智者因為失去判斷能力容易成為詐騙集團下手的目標專業律師吳挺絹建議發現家人有疑似病徵時應立即就醫累積病歷或診斷證明一旦遇到有心人士才有機會證明是因心智缺陷而遭詐騙千萬不要擔心被貼上失智症標籤後在司法體制中難獲正義失智診斷證明是財產被不當轉移詐騙的護身符 。 Q2:什麼是「準詐欺罪」? 什麼時候該提出告訴?...

  3. 2024年3月11日 · 來路不明的電話或手機簡訊應如何處理要利用信用卡及金融卡背面電話直接與銀行聯絡或撥查號台104105)、警政署防詐騙專線165查詢千萬不要聽從電話指示或以簡 訊所留電話和歹徒聯絡2.「不聽投資明牌

  4. 2021年12月18日 · 近年不只簡訊網路投資 詐騙 猖獗疫情期間交友詐騙更嚴重有些孤單一人的橘世代透過網路交友原以為找到能相互傾訴煩惱的伴侶沒想到最後卻被勸誘投資非法金融商品例如虛擬貨幣境外金融商品等最終感情與錢雙雙損失。 銀行攔阻 逾6成假交友....

  5. 2023年12月8日 · 陳力瑄表示詐騙手法一開始通常是從小金額開始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後接著可能發生轉移帳戶房地產過戶被當人頭帳戶等當家屬發現時金錢財產已被挪用。 做好這些事 防止失智長輩被騙. 擔憂害怕失智長輩被騙怎麼辦?...

  6. 2020年8月22日 · 1.將資產民事 信託. 相較於請金融機構做商事信託,民事信託的費用低、操作靈活,可以委託給有信任感的親友。 鄭嘉欣建議,跟子女做民事信託,讓子女成為信託人,另一個子女或是其他親人可以當監察人,並經過公證。 這樣即便失去行為能力,因為資產的使用權在子女手上,詐騙集團無法行騙,而受信託子女也因為有契約關係,無法任意挪用你的資產。 2.善用附負擔贈與....

  7. 2022年2月9日 · 因為在民法中是可以向對當事人脅迫或詐騙的人申請撤銷和返還。 但是,上述案例在提出申請的時候,對象都已經轉為不知情的第三人,這是無法主張撤銷的。 雖然在法律上,爺爺和奶奶的家屬可以向詐欺人請求不當得利的賠償,但是在執行上,有追討的困難。 而且,蓄意不當謀取財物的其實不只是外人,熟識的親友或家人也都是常有的事,所以鄭律師特別歸納了法律上的12式準備。 第一式:聲請輔助/監護宣告....

  8. 2020年9月3日 · 10種詐欺心理戰讓你「好好騙」 2020-09-03 10:11:49 時報出版 / 文 林萃芬/張瀞文整理. 專業的騙子很少臨時起義,他們大都心思細密,會事先預想對方的反應,沙盤推演對方會提出什麼問題,然後要如何回答才真實,至少比對方多思考五步棋,這樣才能見招拆招,不會亂了陣腳。 圖/pixabay. 要預防受騙上當,就要了解騙子慣用的 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