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4年4月1日 · 柯文哲曾在台大醫院將近30年,始終一天工作16個小時,陳佩琪一肩挑起家事、三個孩子的教養責任,還有忙碌的醫生工作,更要面對自己棘手的肺癌,遑論大兒子還是個需要特別花心思照顧的亞斯兒。

    • 柯p:在議會被欺負
    • 一開始不覺得有問題...
    • 這也不是孩子願意的...
    • 亞斯伯格症小百科(資料來源:Wikipedia)

    柯文哲雖然認為面對霸凌,須以「原諒」態度去面對;但他也表示,他最討厭那些欺負別人又洋洋得意的人。「拜託!誰理你呀!」柯也開玩笑地說,自己在職場上也常被霸凌,「我每天在議會被欺負!」 談到自己同樣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大兒子,柯文哲說,大兒子到2、3歲都不講話,這社會經常把人當模型,想塑造一個個同樣的「罐頭」;這不需要,希望他的兒子「做喜歡做的事,只要不害人就好了。」

    雖然柯文哲談起大兒子言語間看來頗為輕鬆,而且其子的升學、求職路也看似順遂;但他的太太陳佩琪之前受訪時,談起大兒子的過往卻是頻頻拭淚。 陳佩琪在3年前接受媒體訪談時曾說,「早些年不覺得大兒子有亞斯伯格的相關症狀,」她自己雖然是位小兒科醫生,但因為大兒子是她的第一胎,她當時也不覺孩子有什麼問題。直到快3歲了,大兒子還沒開口說話,此時她才慌了。 後來帶孩子去讓醫生確診,才接受亞斯伯格這個事實。陳佩琪說,還好大兒子3歲後漸漸會講話了,但與大兒子的對話就出現亞斯伯格才會有的「跳tone」情況。 天下父母親都是望子成龍,柯氏夫婦也不例外。確診後,夫妻倆雖然有些遺憾,但也只能自我安慰還好不是自閉症,只是亞斯伯格症而已;還能正常上學,只是人際關係、與人相處上會有些困難。

    至於亞斯伯格有甚麼症狀?陳佩琪說,就是對人不感興趣以及語言發展較遲緩,還有不會看臉色!原本語言發展遲緩的大兒子,在4、5歲後,講話突然變好流利,當時陳佩琪只要下班一回到家,大兒子就湊過來拼命講話,源源不絕,讓她有點受不了。陳珮琪坦言,有時候跟大兒子相處比較累,「因為他不懂得看別人臉色。」 回憶起當時,工作與家庭兩頭燒,身心俱疲的陳佩琪也曾一度難忍情緒的向大兒子說,「媽媽怎麼會有妳這種小孩?」講到此,陳珮琪已是滿面淚水,她鼻酸哽咽地說,「這也不是孩子願意的...」身為人母心疼不已。但陳佩琪也自認很有福氣,「還好我先生也是醫生」,可以尋求相關的醫療資源,來協助他們照顧大兒子。 正視大兒子與社會上的「不同」,柯文哲在節目中也呼籲,「要用更多同理心去看待周遭跟我們不一樣的人」;至於社會福利制度,柯文...

    亞斯伯格症候群(英語: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屬一種發展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的困難,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 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許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只有極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其症狀一般在兩歲前出現,並伴隨患者終,目前沒有有效治療方法。 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症狀: 1.社交困難 2.溝通困難 3.固執或狹窄興趣

  3. 2014年12月1日 · 柯文哲在大兒子出生後便出國深造,再見面時小孩已經一歲多,加上工作繁忙,家中大小事全交給陳佩琪。 因此,當大兒子經診斷為亞斯伯格症,陳佩琪一肩扛起照顧小孩的責任。 為了兒子研讀資料,成為「斯通」 陳佩琪是一名小兒科醫師,深諳兒童發展,面對家中的亞斯兒,選擇求助專業醫師,柯文哲也支持這樣的選擇。 她的大兒子曾在台大醫院兒童心智科,接受半年的日間訓練。 陳佩琪也重拾書本,認真研讀各種資料、文獻。 「亞斯不像一般疾病,抽血看檢驗報告就知道,亞斯通常都是用量表做診斷,如果能有人際互動的訓練,會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團體生活……」陳佩琪為了孩子,她成了個「斯通」。 學會欣賞孩子,就能享受和他相處. 努力改善兒子的社交與人際技巧之餘,陳佩琪也調整自己,學習欣賞孩子的特質,開始享受與兒子的相處,欣賞他的長處。

  4. 公共電視台8日晚間播出的《誰來晚餐》節目中,邀請台北市長柯文哲,到患有重度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的王家華家裡作客。柯文哲本身是亞斯伯格症患者、大兒子也是亞斯伯格症,他在對談過程中,因為自身經歷,對於「遭霸凌」有深刻的體會。

  5. 2017年12月8日 · 柯文哲談亞斯伯格症兒子 「只要不害人就好」. 記者吳維書/台北報導. 更新時間: 2017年12月8日. 柯文哲(右三)受《誰來晚餐》邀請,拜訪王家華 ...

  6. 2020年5月21日 · 陳佩琪驚覺「被騙婚」 柯文哲隱匿患有亞斯伯格症. Yahoo奇摩新聞(記者 簡子喬). 2020年5月21日 · 2 分鐘 (閱讀時間) 家庭教育永遠是每個父母心中的 ...

  7. 2016年4月29日 · 她是陳佩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是台北市長文 哲的太太。因為緣份,讓她遇見亞斯伯格的大兒子,也因此體會到作為一個母親的柔軟與內心掙扎。從拒絕相信孩子是亞斯伯格、遭遇被幼 兒園退貨的經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