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藻礁不是指單一個物種,而是一群可以進行「鈣化作用」的藻類集合體,其中最著名的一群被稱作珊瑚藻。 珊瑚礁VS藻礁. 珊瑚礁和藻礁都屬於生物造礁,珊瑚礁靠珊瑚蟲形成,藻礁則透過藻類造礁;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藻礁屬於「植物造礁」。 兩者的生長特性也不同,珊瑚礁生長速度較快,需要較好的生長環境;而藻礁生長速度慢,但可以適應較差的環境,基於生長速度和競爭因素,通常有珊瑚礁的地方,就不會有藻礁。 藻礁特性. 藻礁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平均10年才長1公分,因此大面積的藻礁地形是非常珍貴的,而藻礁為「無節珊瑚藻」所構成的多孔隙礁石地形,相當適合潮間帶生物居住,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 台灣的藻礁分布.

  2. 藻礁 是由 藻類 形成的 礁岩 或石塊。. 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鈣化的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 無脊椎動物 粘結或膠合,加上 礦化作用 所形成富含 碳酸鈣 的生物礁體,稱為藻礁。. 目前發現的藻礁主要組成藻種有 紅藻門 的無節 ...

  3. 藻礁生態系. 中央內容區塊. 壹 、認識藻礁 . 一、藻如何形成 藻礁,從字面上的含義,是由藻類形成的礁岩或石塊。. 簡單來說,和社會大眾較熟悉的珊瑚礁形成方式類似,藻礁是由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的鈣化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 ...

  4. 2021年2月25日 · 藻礁是什麼? 桃園觀音大潭藻礁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台灣白海豚等,獲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 藻礁是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形成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生成1公分,生長速度緩慢,桃園藻礁是經過數千年生長,才有如今規模。 藻礁群曾自大園、觀音綿延到新屋,隨著沿海工業區的開發,規模已從27公里縮減為約4、5公里。 藻礁生態論戰:影響程度大還小? 經部: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在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公尺的區域做過調查,海床都被砂石覆蓋,並沒有看到藻礁。 不能說三接的興建絕對不影響環境,但經濟部盡最大努力修正。

  5. 2011年12月22日 · 藻礁. 談到「珊瑚礁」,很多人都知道,那是由會堆積碳酸鈣骨骼的珊瑚,死亡後所遺留下來的石灰岩結構,經年累月後,逐漸由礁石形成島嶼或陸地的一部分。. 藻礁不是珊瑚礁 相較於「珊瑚礁」,「藻礁」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可就陌生許多,仔細想想,藻礁 ...

  6. 以殼狀珊瑚藻為主建造的藻礁,千年來守護著桃園的海岸。保育、政治、能源、經濟等複雜因素,如何讓藻陷入泥淖?

  7. 2021年2月23日 · 藻礁是什麼? 特別之處有哪些? 藻礁為「無節珊瑚藻構築的生物礁,與「珊瑚礁」一樣是多孔隙礁石地形,是各類魚蝦蟹貝的極佳棲地,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因此有「海洋生物育嬰房」的美名;但藻礁屬於植物造礁,容易遭海潮沖蝕或底棲動物啃食,造礁過程相當緩慢,平均10年才能長1公分,比動物造礁的珊瑚礁還要稀有,尤其是大面積的藻礁地形,更是罕見。 延伸閱讀懶人卡》 觀塘案懶人包...

  8. 藻礁. 典藏品. 英文名:Algal Reef. 藻礁是以殼狀珊瑚藻 (crotose coralline algae;或者稱為encrusting coralline algae) 為主要架構,黏結生長而成的生物礁。 珊瑚藻 (coralline algae;或corallines) 的名稱,是因為在表皮細胞以下的藻體均有鈣化現象,因此使得整個植物體變得相當堅硬,而有『植物世界中的珊瑚』之喻。

  9. 2021年12月10日 · 藻礁生態系處於微妙的動態平衡之中,因而稀有珍貴,任何環境改變對它造成的影響干擾,都非一朝一夕就可輕言斷定的。 從觀新藻礁嚴重侵蝕、白玉藻礁淤沙堆積的現況,可知大潭電廠進出水口等人工建物對於海岸的長期傷害,是持續、深遠,且難以 ...

  10. 藻礁是由無節珊瑚藻(crustose coralline algae)在硬基質上生長而形成的生物礁。 相較於珊瑚蟲形成的珊瑚礁,藻礁和珊瑚礁一樣會形成碳酸鈣的骨架,但在生成環境上有所差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