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更新於 2023年09月02日17:40 • 發布於 2023年08月31日03:20 • Ching. 加班費怎麼算?. 月薪時薪加班費以及平日假日上班加班費計算方式有何差異?. 上班族免不得會遇到趕工需要加班的時候有些產業性質則迫不得已須常態加班。. 依照勞基法規定超過 ...

  2. 有關婚假規定在勞基法 43有規定:「勞工因婚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資給付之最低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3. 黃建賓提出,《勞基法第40條修正案要求雇主於勞工休假時緊急召回出勤應負擔召回勞工的交通費等額外成本包含車票機票及其他支出避免雇主濫用緊急召回讓勞工能安排假期活動勞基法第40條之1則新增勞工退避權當天災導致勞工通勤有 ...

    • 休息日加班的工時,改為核實計算。105年12月公布的勞基法條文規定,員工若需在休息日出勤,雇主計算工資的方式,是加班工時未滿4小時,以4小時計;超過4小時、未滿8小時,則以8小時計;超過8小時、未滿12小時,就以12小時計,希望透過抬高加班費的做法,抑制雇主讓勞工過度加班。
    • 每月加班上限從46小時增加為54小時,三個月不超過138小時。原先勞基法規定,雇主延長勞工工時,一個月不得超過46小時,但本次修法增加新的條文, 如雇主經工會同意,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協商,一個月可延長的工時不得超過54小時,三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平均一個月為46小時) 。
    • 輪班間隔的休息時間,從11小時縮減為8小時。之前勞基法規定,有換班需求的的雇主,需讓員工上班到下班時間間隔11小時以上 (但當時沒有擇定執行日期) 。
    • 7天必須休1天,變成14天內休息日跟例假日有4天。過去的勞基法限制雇主,必須讓勞工每7日就要有1日例假日(不可加班)。此次修法放寬標準,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為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的行業,例假日也可調整,鬆綁成「14休4(包含例假日和休假日)」 。
    • 肺炎疫情相關假別
    • 常態假別
    • 事件假
    • 一般生理假別
    • 生產育嬰假別
    • 2021 年國定連假&請假攻略

    1. 防疫隔離假

    1. 法源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 3 條 2. 適用對象:因為接受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集中隔離或是集中檢疫的人 3. 支薪與否:若勞工生病並非雇主所致,雇主可自行決定是否支薪;若雇主願意給薪,則可以從當年的所得稅之所得額中,扣除該位員工薪水的 2 倍作為對雇主的優惠措施。 4. 其他規定:雇主不能以曠職、強迫勞工利用其他假別處理,也不能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5. 延伸規定:根據 勞基法第 2 條第 4 款,計算平均薪資時,防疫隔離假的請假天數以及工資不列入計算。

    2. 防疫照顧假

    1. 法源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 3 條 2. 適用對象:為照顧具備「防疫隔離假」條件且生活無法自理的對象其家屬 3. 支薪與否:雇主可自行決定,若願意給薪,則可以從當年的所得稅之所得額中,扣除該位員工薪水的 2 倍作為優惠措施。 4. 其他規定:雇主不能以曠職、強迫勞工利用其他假別處理,也不能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5. 延伸規定:根據 勞基法第 2 條第 4 款,計算平均薪資時,防疫隔離假的請假天數以及工資不列入計算。

    自主健康管理可以請防疫隔離假嗎?

    👇 想要了解各假別的規定,歡迎直接點選綠字前往詳細的說明! 根據勞動部於 2020 年 1 月 22 日的說明,未感染新型冠狀肺炎但是有接觸疑慮、經防疫單位要求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的勞工,可請「普通傷病假、事假、特別休假」,或是與雇主協調工作時間。 如果勞工有家庭成員需要自主健康管理,且需要勞工請假照顧的話,勞工可請「家庭照顧假、事假、特別休假」,家庭照顧假的請假日數與事假合併,一年可請 7 日。雇主不得拒絕勞工因照顧自主健康管理的家庭成員所需的請假,也不能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1. 例假日(一例一休)

    1. 法源依據:勞基法第 36 條 2. 適用對象:全體勞工 3. 計算方式:例假日的用意為「勞工連續出勤應以 6 日為限」,因此以 7 日為一個循環,每 7 日中應有 1 日為例假日(對於月薪制員工而言,通常是指「週日」,但勞資雙方可共同約定)。 4. 支薪與否:全薪 5. 加班規定:例假日基本上雇主是不可要求勞工上班的,除了根據勞基法第 40 條,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認為有繼續工作的必要時,可以終止勞工的假期(種類為例假日、休息日、國定假日、特休)病要求出勤,但須給予加倍的工資以及事後的補假休息,且需要在事後 24 小時內,向主管機關報備。若非前述的特殊情況但是雇主要求勞工出勤,雇主已違反勞基法,且仍應發給員工加倍的出勤薪資。 6. 加班費計算:月薪制、時薪制的勞工計算方法不同,以下將詳細介紹,也可以直接點擊前往了解 👉 月薪制、時薪制

    月薪制勞工的例假日加班費計算

    例假日本就支薪,因此雇主不須再額外支付勞工例假日出勤的日薪,但須給予「加班費」,並根據加班時長而有不同的算法: 1. 例假日加班 0-8 小時,8 小時內無論時長為何,都應支付勞工「1 日」的薪資 2. 例假日加班第 9-10 小時,加班費算法為時薪*時數*2.34(日薪為 1,加上一又三分之一的無條件進位) 3. 例假日加班第 11-12 小時,加班費算法為時薪*時數*2.67(日薪為 1,加上一又三分之二的無條件進位) 月薪員工怎麼算加班費時薪? 根據 勞基法第 2 條,勞工的工資是指所有因為工作所獲得的「經常性報酬」,包括工資、薪金,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支付的獎金、津貼、任何其他名義的報酬。 舉例來說,Eric 是一名業務,他的底薪是 33,000 元,每個月有交通補助 3,000 元、全勤獎金 2,000 元,在勞基法中討論到工資時,他的月薪應為 38,000 元。 而 Eric 的時薪就是 38,000÷每月 30 日÷每日工作時數上限 8 小時=38,000÷240=158.33 元/時。

    月薪制勞工例假日加班費計算例子

    【 範例一 】 Eric 與公司的勞僱合約中明定週六為休息日、週日為例假日,本週日 Eric 早上需要接待國外的客戶、下午需要進公司準備週一的提案、晚上與客戶有應酬,評估整天的活動大概會需要 11 小時,Eric 在與公司討論後決定接受這個安排。因此,這一天的加班費算法如下: 1. 在第 0-8 小時,加班費為 158.33*8=1266.64 2. 第 8-10 小時,加班費為 158.33*2*2.34=740.9844 3. 第 11 個小時,加班費為 158.33*1*2.67=422.7411 因此,Eric 本週日的出勤應該可拿到 (1)+(2)+(3) 約 2,431 元。 【 範例二 】 Eric 的主管 Joseph 月薪 54,000 元,換算時薪為 225 元。本週日他會與 Joseph 一起早上接待客戶、晚上與客戶應酬,但不會進公司準備提案。雖然 Joseph 週日只會加班 4 小時,但因為是例假日加班,他應該獲得 1 日的薪資做為加班費,也就是 225*8=1,800 元。

    1. 謀職假

    1. 法源依據:勞基法第 16 條 2. 適用對象:被資遣勞工 3. 計算方式:勞工在接到雇主的資遣預告後,為了找新工作可於工作時間請假外出,每週有兩日的工作時數(不一定要集中於兩日,只要總時數不超過兩日的工作時數即可)可以請謀職假。 4. 支薪與否:全薪 延伸閱讀:非自願離職而失業?資遣費、失業補助、待業轉職,完整權益指南讓你無痛找到新工作!

    2. 婚假

    1. 法源依據:勞工請假規則第 2 條 2. 適用對象:全體勞工 3. 計算方式:根據 勞工請假規則第 2 條 與 民法第 982 條,勞工結婚可享有 8 天的婚假。以登記日為基準,可在登記日前 10 日起 3 個月內請休,但若得到雇主同意,亦可於 1 年中請完。 4. 支薪與否:全薪 5. 其他規定:雇主不能因勞工請婚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 範例 】 Amanda 準備在 2021 年的 7 月 17 日登記結婚,法律保障他可在 7/7(登記前 10 日)到 10/7 這段期間請 8 天的婚假,但在徵得老闆的同意下,Amanda 可自由選擇在 2021 年的 7/7 到 2022 年的 7/7 一年間視個人需求請完這 8 天的假。

    3. 喪假

    1. 法源依據:勞工請假規則第 3 條 2. 適用對象:全體勞工 3. 計算方式:依喪亡親屬的親疏程度,勞工分別有不同的喪假日數保障 4. 父母、養父母、繼父母、配偶喪亡者,可請喪假 8 日。 4.1. 祖父母、子女、配偶之父母、配偶之養父母或繼父母喪亡者,可請喪假 6 日。 4.2. 曾祖父母、兄弟姊妹、配偶之祖父母喪亡者,可請喪假 3 日。 5. 支薪與否:全薪 6. 其他規定:雇主不能因勞工請喪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1. 普通傷病假(病假)

    1. 法源依據:勞工請假規則第 4 條 2. 適用對象:全體勞工 3. 計算方式: 4. 未住院者,一年內合計不得超過 30 日。 4.1. 住院者,兩年內合計不得超過 1年。 4.2. 未住院傷病假與住院傷病假兩年內合計不得超過 1 年。 5. 支薪與否:一年內未超過 30 日的部分,雇主需折半發給勞工工資;若是勞工保險給付未達工資的一半,雇主需補齊。 6. 其他規定:若是勞工經由醫師診斷,罹患癌症(含原位癌)而且採門診方式治療,或是懷孕期間需安胎休養,其治療或休養期間,雖然並未實際住院,但是併入住院傷病假計算。

    2. 普通傷病假留職停薪

    1. 法源依據:勞工請假規則第 5 條 2. 適用對象:全體勞工 3. 計算方式:勞工普通傷病假超過規定之期限(未住院者一年 30 日內、住院者兩年內合計不得超過 1 年、未住院+住院兩年內合計不得超過一年),若是以事假、特別休假抵銷仍不足,雇主可要求勞工留職停薪,但留職停薪以一年為限。 4. 支薪與否:無

    3. 公傷病假

    1. 法源依據:勞工請假規則第 6 條、勞基法第 59 條 2. 適用對象:全體勞工 3. 計算方式:勞工的休養、治療期間,無天數規定。 4. 支薪與否:全薪,但若醫療時間超過兩年仍未能痊癒,且經過指定的醫院診斷為喪失原有的工作能力,且不符合勞保中的失能給付條件,雇主可以在一次支付 40 個月的平均工資後,往後免除工資補償的責任。 5. 其他規定:雇主不能因勞工請公傷病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1. 安胎假

    1. 法源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21 條、勞工請假規則第 4 條 2. 適用對象:懷孕女性 3. 計算方式:安胎假視為普通傷病假,休養期間無論是否住院,皆以住院傷病假計算。 4. 支薪與否:同普通傷病假,一年內未超過 30 日的部分,雇主需折半發給勞工工資;若是勞工保險給付未達工資的一半,雇主需補齊。 5. 其他規定:雇主不能因勞工請安胎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2. 產假

    1. 法源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15 條、勞基法第 50 條 2. 適用對象:懷孕女性 3. 計算方式: 4. 勞工於分娩前後可有 8 週產假 4.1. 若是勞工懷孕 3 個月以上但流產,可有 4 週產假 4.2. 若是勞工懷孕 2 個月以上、未滿 3 個月但流產,可有 1 週產假 4.3. 若是勞工懷孕 2 個月內但流產,可有 5 日產假 5. 支薪與否:若是勞工受僱 6 個月內請產假,產假期間工資折半發給;受雇滿 6 個月以上的勞工,產假期間工資照給。此外,因勞基法未明定 1 週(懷孕 2 個月以上、未滿 3 個月但流產)及 5 日(懷孕 2 個月內但流產)的產假,勞工若是請這兩類的產假,雇主可不給薪。 6. 其他規定: 7. 上述的期間計算包含例假日。 7.1. 雇主不能因勞工請產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3. 產檢假

    1. 法源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15 條 2. 適用對象:懷孕女性 3. 計算方式:在整個懷孕期間,勞工可有 5 日的產檢假。 4. 支薪與否:全薪 5. 其他規定: 6. 跟據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15 條的解釋令,勞工亦可以「半日」、「小時」為單位請產檢假,雇主不可拒絕,但在擇定請假單位後不可變更。 6.1. 雇主不能因勞工請產檢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2021 年國定假日與補班措施

    2021 年國定假日共有 33 天,以下整理了各連假的日期、天數以及對應的補班措施,如果想放個長長的假,也可以安排一下該如何請假。不管是想要提早放假,還是希望可以延遲收假,都幫你準備好了! 如果想要更彈性掌握 2021 的國定假日資訊,我們也製作了上班族的 2021 連假行事曆,歡迎參考、分享給更多朋友👇 2020 年充滿許多意外,也許在接下來的一年也還無法回歸常態。無論如何,都預祝大家可以一切順利,忙碌之餘也要好好休息,新的一年你我都可以越來越好 🙌🏻 備註:本文最後更新時間為 2020/01/04,法條如有更新請以政府公告為準。 延伸閱讀 履歷和 CV 有什麼不一樣? 【履歷範本】新創實習履歷教學

    • Jo Chiu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勞基法 43規定:「勞工因婚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資給付之最低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因此,當勞工理應可請喪假時, 雇主卻沒有正當理由就拒絕給假,或給假的天數不合法規,可罰2-100萬元。

  6. Q1勞基法請事假規定為何雇主可以不准事假嗎? 💡 答案: 依 《勞基法第43條 規定,員工如果有要事必須親自處理,而且理由正當,應有請事假的權利,雇主不可以任意拒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