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日 · 誠如王國材所說,台鐵公司化後,1700億元的債務轉至償還基金,擬定計畫還債,也因為從行政單位改制為企業單位,法規鬆綁,營運更加靈活,微估計現金流在2026年可以轉虧為盈。賺錢為首要,三招優化體質

  2. 2023年10月6日 · 2023-10-06. 瀏覽數 7,350+.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左)與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為中小企業如何開始投入ESG的作為,提供解方。 聽遠見. 歐盟碳關稅正式啟動,淨零碳排不再只是討論議題,而是影響著全球百萬家企業的生死存亡。 面對這波強大的綠色革命,台灣的中小企業該如何因應,身為中小企業最佳夥伴的中租控股,10月4日於台中首次舉辦「中租中小企業ESG論壇」,以「邁向淨零轉型 打造永續競爭力」為題,集結政府、學者、產業多方專業意見,希望讓ESG、淨零碳排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去面對它、處理它,中小企業得以生存,並獲得商機。 中租控股以四大轉型目標落實ESG. 企業淨零轉型 以大帶小結伴同行.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3. 2016年12月17日 · 16日中午12點巨大董事會上正式通過兩大人事任命案2017年1月1日起現任執行副總裁杜綉珍將擔任巨大公司董事長現任營運長劉湧昌將接任巨大公司執行長。 2小時過後,當天下午,巨大隨即在敦化北路的Liv品牌旗艦店,舉辦新任董事長與執行長的首場媒體見面會。 由杜綉珍與劉湧昌親自出席,現場不見創辦人劉金標與羅祥安的身影,將舞台留給杜、劉,兩位新任的二代接班人,亦代表「標哥」與「安弟」雙雙退休交棒。 坪數不大的店內,頓時擠滿近百位媒體記者、場面擁擠。 記者會開場簡潔扼要,由發言人李書耕介紹杜綉珍簡歷後,便由這位準董事長站上舞台,親自為未來的集團願景提出三大目標,包含智能製造的轉型、O+O虛實通路結合、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產品與服務。

  4. 2015年11月10日 · 目前同時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的王滬寧,其實兩岸許多重大的政治會面場合,都有他的蹤影。 包括習近平會見連戰及吳伯雄,王滬寧都坐在習近平的身邊。 他是中國大陸對兩岸及國際戰略的重要幕僚。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這位歷經三任中國總書記、對中共中央政策最有影響力的「大內高手」,對馬習會為何選在此刻召開? 引發了「王滬寧是幕後推手」的臆測。 「馬習會會牽動台灣總統大選,拉攏台灣未來在南海爭端中跟大陸站在同一邊,」紫宸認為,這是習近平願意在此刻跟馬英九會面的主因,這背後,少不了王滬寧給習近平出謀劃策。 國際碳權威帶你打破傳統碳思維|2024ESG國際大師論壇. 咸認馬習會之後,對台灣總統大選的影響,至少「深藍」會歸隊,為原本分裂的藍營派系凝聚團結力量。

  5. 2021年7月19日 · 「個案教學」是全球商管教育名列前茅的哈佛商學院,最享譽國際的獨特訓練方式。 將真實企業的經營情境與抉擇難題,寫成企業個案,由老師帶領學員,不斷互動討論,從不同角度、多元觀點,刺激學員思考,從中訓練決策思維的能力,已是全世界公認最佳的領導人才培育方式。 過去多年來,台灣不少大學的商管學院均會指派優秀教授,前往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習如何撰寫個案、如何進行個案教學。 哈佛商學院於99年前創辦的《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至今已是世界最前瞻、最有國際觀的管理雜誌。 《哈佛商業評論》承襲哈佛商學院的特色,每期均有一篇「個案研究」文章。 當15年前,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將《哈佛商業評論》引進台灣發行繁體中文版時,就進一步將雜誌上的個案研究,引進台灣。

  6. 2018年11月10日 · 來自德國的高雄大學副教授奧利華(Oliver Streiter),可能是第一個「系統性研究」台灣墓地的學者,他從2007年開始研究台灣墓碑,並建置一個名為「數墓」 的網站,蒐集8萬個台灣墓碑的資料與照片。 他指出,台灣許多墓碑的工藝水準,「在國外可以送進博物館」,卻沒做任何考古研究、便輕率拆與丟。 企業碳盤查就是困難重重?|大師觀點助企業有效計算「範疇三」 不過,年輕一代觀念逐漸改變。 去年高雄海青商工師生主動表達保留覆鼎金保安宮殘破墓碑的意願,將墓碑送到學校收藏、當成歷史教材。 圖/淨律寺樂山墓園,是教育家王雲五、一代名伶孟小冬、攝影大師郎靜山、 詩人周夢蝶的的最後歸宿,一座墓園彷彿一部民國史。 圖為王雲五墓園,其墓誌銘曾列入國文課本。 王雲五墓園 墓誌銘成國文考題.

  7. 2006年6月22日 · 1970年代台灣整體情勢看好,亞洲的手工具產業重鎮,已從日本逐漸轉移到台灣。 在鍛造、鐵鎚製造領域打頭陣的陳長榮,即便曾因石油危機有過虧損,但往後30年,陳長榮卻把規模小的鐵鎚生意,做到國際知名。 敢投資,一部機器值八輛賓士.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創廠初期,幸記以內銷為主,但隨即轉攻外銷,而先進設備就是幸記掌握核心技術的法寶。 「雖然鐵鎚是傳統工具,但我們早就脫離土法煉鋼的時代了,」陳長榮說,轉入外銷市場不久,他就常到日本觀摩,甚至穿著西裝,也鑽到爐子等機具底下端詳、研究,偷學「撇步」。 1978年,國內手工具業才正起步,陳長榮就投入巨資,陸續買下三部日製「空氣錘」,一部要價新台幣400多萬元,用來快速鍛打榔頭鍛胚。 「當時一部賓士車,也不過50多萬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