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9日 · 為什麼有冬至?. 習俗和由來是什麼?.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冬至節、亞歲,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四個節氣、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 ...

  2. 冬至節以往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應節習俗繁多,且民眾會大肆飲食慶祝,所以又俗稱「亞歲」、「肥冬」,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着「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冬肥年瘦」/「肥冬瘦年」的俗諺,意指冬至的禮俗隆重如同新年/

  3. 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 白晝 最短之日,冬至一般都在 西曆 12月21日或12月22日,北斗的斗柄指向 子 , 太陽 位於黃經270°, 農曆 用冬至所在月來定義 十一月 。

  4. 2023年12月23日 · 冬至習俗由來和意義. 冬至又可稱為「冬節、賀冬」,其中冬至的至也視為「到來」(冬天到來)意思(冬至英文為winter solstice 或 Dongzhi),代表北半球的冬天已經正式來臨,由於太陽直射地球南回歸線,當天會造成北半球白天較短、黑夜最長情況。 2023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農曆幾月幾號? 2023年冬至時間是國曆12月22日(五) ,而冬至農曆日期11月初十,每年冬至農曆日期都沒有固定,大多會落在國曆 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為什麼冬至吃湯圓? 冬至習俗「吃湯圓」已經流傳很久,都會以紅白湯圓為主,利用糖水做成甜湯,會象徵吃甜嘴甜,白色湯圓代表人緣、紅色湯圓代表婚緣,建議是兩種都要吃。 另外冬至拜拜也傳統習俗,多數家庭也都會準備佳餚和湯圓祭拜神明、祖先和地基主。

  5. 2023年12月19日 ·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在古代,冬至是和農曆過年同等重要的節日,在白日最短、黑夜最長的這一天裡,民眾會闔家團聚吃湯圓、祭祀神明祖先,期待來年有個好運的開端。

  6. 2023年12月19日 · 今年 2023 年的冬至是在國曆12月22日(五),這天太陽會直射南迴歸線,身在地球北半球我們所受到日照時間最少,形成了一年當中白天時日最短、夜晚時日最長特別日子,也因此冬至還有「長至」或「短至」別稱。

  7.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 冬至日 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在 北極圈 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 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 正午太陽高度 最低的一天。 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 太陽輻射 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