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黨 是 中華民國 的一個政黨。 該成立於1993年8月10日,前身是 中國國民黨 的內部團體 國民黨連線 。 趙少康 為首任領袖。 該成立時,核心理念是 反共 、 反台獨 ,秉持 孫中山思想 [9] 。 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為號召,與 第三勢力 結盟,同年12月與 中華社會民主 合併,於 1995年立法委員選舉 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並在1996年與 民主進步 結盟,推動 二月政改 。 1998年起內鬥消息頻傳,雖然席次略有減少,但不影響第三大的關鍵地位。 2000年代以後因 宋楚瑜 成立 親民 ,使得原本內部就已經不團結的新黨加速瓦解。

  2. 新黨 是 中華民國 的一个政党。 该党成立于1993年8月10日,前身是 中國國民 的内部团体 國民連線 。 趙少康 为首任领袖。 该党成立时,核心理念是 反共 、 反台獨 ,秉持 孙中山思想 [9] 。 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為號召,與 第三勢力 結盟,同年12月與 中華社會民主 合併,於 1995年立法委員選舉 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並在1996年與 民主進步 結盟,推動 二月政改 。 1998年起內鬥消息頻傳,雖然席次略有減少,但不影響第三大的關鍵地位。 2000年代以後因 宋楚瑜 成立 親民 ,使得原本內部就已經不團結的新黨加速瓦解。

  3. 新黨歷史 可以追溯到 台灣1980年代 。 最初為1989年的 中國國民黨 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 國民黨連線 ,1993年因為反對時任 中華民國總統 李登輝 ,8月10日退出中國國民黨自立宣布組,8月22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新黨正式成立。 曾與 中華社會民主 、 勞動黨 、 工黨 等 統派 政黨結盟,1994年12月與 中華社民 合併。 目前是 中華民國立法院 無席次政黨; 幾近於泡沫化政黨。 建黨前 [ 編輯] 主條目: 國民黨連線. 1988年, 蔣經國逝世 , 李登輝 繼任國民黨主席。 1989年8月,立法院內的國民黨少壯派立委以「國民黨」為名成立問政團體「 國民黨連線 」,簡稱「連線」,組成者都為增額立法委員,訴求國民黨內「黨務改革」 [1] 。

  4. 新黨的名稱源于 中國國民黨 黨內次級團體「 國民黨連線 」的簡稱。 新黨黨旗採用 黃色 為底色,乃是象徵中道的意義,又有大地滋養萬物的意涵。 旗上「新黨」二字是從 孫中山 的親筆筆跡中挑出結合而成,代表認同孫氏追求政治民主、民生均富的理想,也標舉新黨將會堅守公義、平等、和平、安全、務實、乾淨的原則。 創之時為獲得民眾認同,能夠迅速識別,因此採取了這樣的樣式。 在新黨的活動中,另有一面常用的旗幟,即在 中華民國國旗 上鑲上新黨黨徽,常與新黨黨旗一同出現。

  5. 黨章明確規定新黨是以讓人民有更好的日子過為宗旨的內造民主政黨在組織運作上則以議會為中心民意為依歸選舉為方法並以 民選 公職人員為組織運作的核心新黨的負責人由新黨全台組織立院委員會、“國大委員會及島內競選與發展委員會的召集人擔任。 新黨主席郁慕明. 新黨發起人為趙少康、李勝峰、郁慕明、王建煊、陳癸淼、李慶華、周荃等七人,1994年12月28日朱高正為首的中華社會民主黨併入新黨。 新黨黨主席為郁慕明, 秘書長 李勝峰。 發展情況. 1990年. 05月,政治新銳 趙少康 、 郁慕明 、 陳癸淼 等人,有感於國民黨高層 黑金 腐敗及暗助台獨等現象,亟思改革,乃組成“新國民黨連線”。 1992年. 年底,立委選舉,“ 新國民黨連線 ”成員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1993年.

  6. 其他人也問了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新黨新黨 - Wikiwand

    新黨 是 中華民國 的一個政黨。 該成立於1993年8月10日,前身是 中國國民黨 的內部團體 國民黨連線 。 趙少康 為首任領袖。 該成立時,核心理念是 反共 、 反台獨 ,秉持 孫中山思想 [9] 。 Quick Facts 新黨, 英語名稱 ... Close. 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為號召,與 第三勢力 結盟,同年12月與 中華社會民主 合併,於 1995年立法委員選舉 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並在1996年與 民主進步 結盟,推動 二月政改 。 1998年起內鬥消息頻傳,雖然席次略有減少,但不影響第三大的關鍵地位。 2000年代以後因 宋楚瑜 成立 親民 ,使得原本內部就已經不團結的新黨加速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