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10日 · 根據記載蘇格拉底大概出生在公元前469年的雅典在公元前399年因敗壞青年以及捏造神祇之罪名被賜喝毒酒而死就哲學史來說蘇格拉底更像是一個傳說人物而非歷史上有血有肉的思想家

  2. 2022年10月23日 · 古希臘雅典城邦。 (圖源:gettyimages) 蘇格拉底對自然研究的態度在多數哲學史裡通常會以一個詞來總結:人文轉向。 簡單來說,蘇格拉底認為不應該花所有心力去研究變動不居的自然,而應該思考人的生命、正義、德行這類的問題。 這是對所謂人文轉向一個非常簡略的說明。 然而,正因為多數介紹都只停留在這樣的說明上,反而誤導很多人,以為蘇格拉底認為討論人類的文化比自然重要。 在今天的思考框架裡面,自然與文化(或人文)被視為能夠涵蓋所有分類的一組詞彙,換句話說,我們傾向認為一個東西如果不是自然就是人文,不是人文就是自然。 自然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指的是自然生成物,因此數字不是自然物,數學也不是自然科學。 同樣地,所謂的文化,是人的行為生成出的結果,所以風俗、習慣是文化,會隨著不同族群建構出不同的內容。

    • 智者的一生
    • 從自然哲學到人的哲學
    • 無知之知的「助產法」

    關於蘇格拉底 (Socrates)的生平與事跡鮮有正式的史傳記述,他本人也無著作流傳後世。所以我們現在對蘇格拉底的認知大都只是從他弟子的作品而來,比如色諾芬(Xenophon)的《蘇格拉底回憶錄》以及柏拉圖(Plato)早期的《對話錄》。根據記載,蘇格拉底大概出生在公元前469年的雅典,在公元前399年因敗壞青年以及捏造神祇之罪名被賜喝毒酒而死;就哲學史來說,蘇格拉底更像是一個傳說人物,而非歷史上有血有肉的思想家。 按照他弟子的記錄,蘇格拉底與當時普遍的智者們不同,他並不喜歡談論政治和社會這些專屬智者們的話題,反之他所最關注的問題都集中在道德方面,比如:什麼是美德?如何培養美德?什麼是統治者的風度?什麼是精神健全等等,都是他最關注並且與人爭辯得最為激烈的問題。而在對話的形式方面,他也如一般辯...

    正因為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大多都關於人類生活問題的關懷及反思,所以學術界也普遍認為蘇格拉底是將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社會和人的代表者。正如羅馬時代的思想家西塞羅(Cicero)表明,蘇格拉底就將「天上」以及「人間」的問題分開,並且把哲學從「天上」召喚到「人間」來。換言之,蘇格拉底將人與人所身處的社會,從自然的世界分割開來,強調關於人與社會的知識並且引導人們關注人類自身的問題。正如上文所說,人類的道德問題是蘇格拉底首要思考的問題,另外他也一再強調,道德奠基於知識,道德行為產生知識。「德性就是知識」正是蘇格拉底思想最核心的格言,而把德性看作知識或智慧,正是蘇格拉底在哲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創點。而在尋求道德或是德性的普遍性定義之上,蘇格拉底的方法論又是另一個哲學史上不可忽視的焦點。

    要認識到自己或他人的德性,蘇格拉底認為人首先要「自知自己無知」,這個重要的概念又稱為「無知之知」。蘇格拉底借用刻在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來表達研究人自身的意義,而要認識自己的前提就首先要承認自己的無知。為了強調這點的重要性,蘇格拉底喜歡以公開的問答對話來傳授知識,比如當他的弟子或是民眾嘗試回答「什麼是善」,「什麼是美」等問題時,蘇格拉底總會找出他們答案中的漏洞,比如論證缺乏基礎與邏輯矛盾等,繼續追問下去,直到回答者無可爭辯,繼而承認自己的「無知」。 這一套對答的教授方式,被蘇格拉底自己稱為是「助產法」,這也是西方哲學史上辯證法的起源。蘇格拉底認為通過問答的形式,特別是在回答者陷入難題時,承認其無知,從而可以引發更深的思考,這才能慢慢接近真理,好像助產士幫助孕婦接生一般。黑格爾曾經...

  3. 2016年9月7日 · 這位希臘三哲之一,也幾近可以視作「哲學」這詞的代表人物。 (前文提要:智者哲學: 蘇格拉底 ) 哲人的生平. 柏拉圖(Plato, BC 427 - BC 347)出生於雅典的貴族家庭,他在二十歲左右就跟著 蘇格拉底 (Socrates)修習哲學。 蘇格拉底死後,他的思想大都由這位首席大弟子柏拉圖所繼承下去,特別是辯證法和善惡美德。 柏拉圖影響力最大的,不僅在於傳承了蘇格拉底的辯證思想,更同時把前蘇格拉底時期或是同期的諸多哲學流派,比如艾利亞學派(Eleatic School)、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ism)等熔鑄在了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哲學體系。 在哲學教育以及闡述方面,柏拉圖也和自己的老師一樣喜歡用對話的形式。

  4. 2020年2月17日 · 希臘特色景點. 雅典——衛城. 位於雅典市中心山坡上的歷史遺跡——Acropolis衛城是每個來雅典的觀光客必來的景點衛城裡頭有最知名的帕德嫩神殿 Parthenon」,這座建築體現了古希臘文明的核心理念:均衡,衛城見證了人類文明歷史裡最偉大輝煌的一段時期。 看到象徵偉大人類文明的建築在眼前,心中一定充滿激動跟感慨! + 1. 梅特歐拉——天空之城. 建造在深山裡,山壁上的修道院,因為看起來像漂浮在空中,所以有了天空之城的稱號。 來到天空之城,除了可以欣賞一望無際的山景之外,也一定要造訪這些與世隔絕的修道院,更不禁讓人感嘆不知需要多少人力與技術才能把修道院蓋在如此陡峭的山壁上。

  5. 2020年3月24日 · 阿格里翁Aglaion的兒子列昂蒂烏斯Leontius來到了雅典城他沿著城的北牆一路走來看到幾具屍體就躺在劊子手的腳下。 他想要走去探看究竟,但與此同時又感到噁心,便打算轉身離開。 但很快他又陷入了掙扎,用手遮住自己的臉;他最終被好奇的慾望壓倒了,睜大了眼睛,朝屍體衝去,說:「邪惡的,你自己盡享這美麗的景象。 柏拉圖要說的故事背後有甚麼含意,背後可以有很多解釋。 但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他本人似乎同意,有些事物本身非常嘔心,讓人害怕,但又無可否認它們是知識的一種,使人對之有無限的好奇心。 亞里士多德似乎也是看通了這一點,便在《詩學》的第四章裡進一步說明,模仿的其中一個好處,正是可以使觀眾不需直視嘔心和令人膽顫心驚的事物,卻又能從中了解到事物的結構。

  6. 2020年7月24日 · 哲學. 《醫學通識講義》:「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精神與誓言.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 2020-07-24 21:47 更新:2020-07-25 00:38. 【01哲學編按】希臘是西方學問的搖籃,哲學與醫學都在彼時誕生。 希波克拉底除了開創性地以科學的方法解釋人體與精神的異常,更為後世的醫學定下了一套最早的倫理學。 本文出自醫生薄世寧所著的《醫學通識講義》,原題〈希波克拉底:2500年前的誓言為甚麼今天還在用? 〉。 作者為我們道出「西方醫學之父」的對醫學的三種創見,並解釋為何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至今天仍然在醫學界有著莊嚴與崇高的意義。 歷史是甚麼? 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饋。 ——雨果. 沒有一個醫生不知道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1. 相關搜尋

    古雅典 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