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FB被盜用如何處理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trendmicro.com

    PC-cillin 2024完整防詐攻略:保護資料/偵測威脅/防範侵入,識破各種詐騙手法,全面防護更安心。 不只防毒,更防詐騙!即時封鎖網路未知威脅,手機/電腦安心網購安心PAY,個資密碼不外洩。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4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近年臉書一再地陷入資安風暴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的使用安全與阻止個資的無故外洩帳號被盜用等問題日前官方宣布將推出一項全新的登入通知功能讓用戶帳號在第三方應用程式或網站被登入時可以發出訊息 ...

  2. 2024年4月26日 · LINE 打詐專法 洗錢防制法.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台北報導. 為加強遏止詐欺犯罪,行政院正集結內政部、金管會、數位部等跨部會,研提打詐專法,朝野立委也陸續召開記者會提供立法建議;但事實上,警方發現,詐欺犯罪的根本部分原因都來自「網路電信業者源頭管理」,現在民眾常用的包括FB、IG、GOOGLE、YT、LINE等平台,充斥著各式詐騙廣告,而這些業者只管營運獲利,卻沒有任何管理責任,間接使得詐欺犯罪節節升高。

  3. 2021年11月16日 · 本人公開使用的帳號僅有臉書藍勾勾認證的粉絲專頁,提醒大家請勿受騙。 2.冒名社群進行詐騙的行為,可能違反偽造文書、著作權法第91條,還有刑法第339條之4的加重詐欺罪,會處1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最高可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3.我的幕僚已到台北市中正一分局報案,此案已進入調查程序。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弘志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基隆改制3-2】民調基隆市民多數支持基隆市合併升格 台灣「區域重劃」困難與問題曝光. 【基隆改制3-3】 雙北市長齊反對基隆整併升格 林右昌強調政治人物應思考怎麼做對民眾最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LINE. 假訊息. 正國會.

  4. 2018年4月10日 · 社群媒體龍頭Facebook的公關危機已深不見底。 除了遭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濫用的個資數量可能攀升至8,700萬筆以上,運營長桑德伯格近日又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若用戶想要沒有廣告,就得要向Facebook付費,引發多家國內外媒體報導,也讓網路使用者們開始討論──科技公司、廣告主、用戶數據隱私,這三者之間能如何維持平衡? 想要保有全部隱私? 桑德伯格:用戶得先向Facebook付費.

  5. 2019年12月23日 · 近期發生一起未加密硬碟遭盜事件,起因是Facebook員工將未加密硬碟帶出公司,未料竟遭小偷盜走,硬碟內近29,000名員工個資外流,是繼前陣子2.6億用戶個資外洩後,又一大規模隱私資料外洩事件。 根據報告指出,臉書一名內部員工將公司硬碟帶出辦公室,返家途中放在車上遭竊盜,由於硬碟內檔案並未進行加密,導致裡頭大量員工的個人資料、銀行帳號、社會保險號碼後四位數字、工資、獎金以及股權明細等都外流,儘管臉書發言人表示,硬碟內沒有用戶的數據資料,但也顯現其對隱私安全的保護謹慎度非常低。

  6. 2020年7月2日 · 編輯部. Facebook Google Play 個資外洩.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現代人人手一機早已成為常態,各式各樣的應用服務與科技結合,讓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滿足生活所需與娛樂,不過也有不少有心人士看中這點,在這些實用的免費軟體中埋藏惡意程式軟體,悄悄竊取你手機中的重要訊息! 近期根據外媒報導,Google從應用程式商店中悄悄下架了25款惡意應用程式,原來這些程式都在偷取你的資料。 Google Play是Google旗下、安卓系統使用的的應用程式商店,裏頭的程式功能包羅萬象,不管是影視服務、遊戲、實用小功能、社群平台還是拍照程式應有盡有,不過先前早有資安機構指出,Google Play上有不少來源不明、藏有木馬病毒的程式,隱藏在免費軟體中,誘使民眾下載。

  7. 2023年2月19日 · 2023-02-19. 張孝義. 作為 列管 包裹.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謝東明/台北報導. 臉書等許多社群網站充斥廣告詐騙,網友不慎就可能落入騙陷阱;便利商店「貨到付款」相當方便,詐騙集團也看中消費者貪圖方便的弱點,寄發「幽靈包裹」詐財,受騙民眾都要向「代寄業者」方面申請退貨退款。 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大名鼎鼎」的業者,警方反詐騙專線都列管有案,卻始終沒有作為,民眾只能從臉書的「自救社團」學習退貨退款自求多福。 酷愛蒜頭卻深受剝蒜之苦的上班族小張,從臉書「廣告」看到大陸生產的絞肉機具有剝蒜功能,尋找淘寶平台確有這個產品,考慮電壓問題,小張雖明知「臉書售貨都詐騙」,還是心存僥倖詢問廣告帳號有關產品電壓問題,對方表現得「相當誠懇」,小張決定冒險試試,沒想到「一試就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