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6日 · 幫助警覺應對和解決憂鬱症問題你將知道: 有哪些治療方法、如何選擇 如何尋找合適的醫生 在康復過程中有哪些資源可運用 如何調整日常作息,幫助恢復 如何應對自殺想法 如何監控自己的治療進展 隨著狀況的好轉,如何調整治療策略

    • (3)
  2. 2020年2月17日 · 幫助警覺應對和解決憂鬱症問題。 你將知道: 有哪些治療方法、如何選擇 如何尋找合適的醫生 在康復過程中有哪些資源可運用 如何調整日常作息,幫助恢復 如何應對自殺想法 如何監控自己的治療進展 隨著狀況的好轉,如何調整治療策略

    • 文/ 邱淳孝
    • 1自我傷害──「反芻」最糟糕的事
    • 2對自己的「憂鬱」,很有情緒
    • 停止反芻式自我傷害

    憂鬱症號稱是二十一世紀的心理健康殺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大約百分之八點九的人有憂鬱症,所以約莫是兩百萬人,其中,有百分之十五的重鬱症患者,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 罹患憂鬱症的人,會感覺憂鬱像是黑洞,吸乾所有的能量。你會不想吃、睡不著、不想動、失去原本你所擁有的熱情與興趣,或者是反過來,像是心裡有一個填也填不滿的黑洞,你一直吃、一直睡,但好像永遠都沒辦法被填滿的感覺。 然而,「憂鬱」並不等於「憂鬱症」。 憂鬱症,是心理疾病,是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多巴胺等等的分泌異常,在生理機制上,與沒生病的人有顯著不同。而憂鬱,則是每個人,或多或少,在遇到重大挫折時,可能都會有的一種狀態或是傾向。 至於憂鬱情緒,則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反應。有時遇到一些不順心的小困擾,突然聽到一首悲傷的歌,想起一段傷心往事...

    有一種情況,會讓憂鬱連綿不絕、持續不斷,甚至演變成憂鬱症,那就是自己對自己的傷害。很多時候,憂鬱是對自己的二次傷害。這是什麼意思呢?很多憂鬱的人,可能在最開始,有一件讓自己很不開心的外在事件,也許是報告不順利、告白失敗、被分手、落榜等,這時的憂鬱或挫折是很正常的。甚至是有人說了一句批評你的話:「你真的很胖很醜、我真的很討厭你、不想再看到你……」這種話真的很傷人,任誰聽到都會受傷。但嚴格說起來,這句話的傷害,就僅止於這個「當下」。 但是會深陷憂鬱的人,不只受「事件本身」打擊,而是會不斷、不斷地「複習」這件事。 他們會在腦袋裡上演一百次報告不順時,同學在台下竊竊私語的畫面。上演一千次心儀的對象拒絕自己時說的那一句:「對不起,你不是我的菜。」被發好人卡的那個瞬間。他們會複習所有對話裡頭,最最傷人的...

    或者是,許多深陷憂鬱的人會如此不可自拔,是因為「對於自己的憂鬱,很有情緒」。 例如,當你挫折、憂鬱時,你需要一些時間復原、喘息,但身邊的人,卻著急地希望你不要一直停留在原地,而你也會怪自己「為什麼自己還不趕快振作起來」,你對自己的憂鬱很「生氣」。 或是你覺得自己的憂鬱,怎麼永遠都好不了,所以對自己的憂鬱很「絕望」。或是一想到自己的憂鬱,竟然會帶給別人困擾,感覺自己是身旁關心自己的人的麻煩,因此對自己的憂鬱感覺很「羞愧」。這些都是從「憂鬱」衍生出來的「其他情緒」。 所以到最後面,你憂鬱的對象,已經不是當初發生的那一件事情,而是現在那個憂鬱狀態的自己。 愈憂鬱就愈責怪自己,愈責怪自己,就愈憂鬱,而形成一種自我否定的循環,如下圖。 如果把心理的憂鬱轉變為身體的受傷,作為比喻,那就像是你的腳已經扭到...

    前文提到,憂鬱的本質是「不愉快+對過去自己的負面評價」,甚至到最後會用內化的自我評價或檢討。本意要改善自己,但卻變成變相的自我傷害。 而且這種自我傷害,還會透過不斷尋找與自己當下憂鬱情緒相符合的負面證據,來「證明」自己果然是很糟糕的,並且「反芻」這些糟糕的訊息。 你不斷嘗試在上述這種困境中尋找出路,但這裡有個最大的陷阱:「你以為再多想一點,多檢討自己一點,再多努力一點,事情就會順利」,但實際上,當你反芻著那些糟糕的事情時,你其實正在餵養你的憂鬱,你容易愈陷愈深,因此,你必須要停止這種自我對待。 怎麼停止?嘗試轉移注意力,並做一些「不用腦」的事,例如看韓劇、跑操場揮灑汗水、與朋友聊天、出門走一走。做任何事,只要能「減少」(或許在那當下無法完全「停止」)這種「習慣性與反芻式的自我傷害」的任何事,...

  3. 2017年2月21日 · 你並不是你的背,但你卻是你的意念。 如果你背痛,你可能坐下時會更痛;而當你的心智在痛時,光是思考就會疼痛了。 而且你會覺得沒有什麼真實的、簡單的對等物可以支援。 雖然這種感覺本身常常就是個謊言。 名人. 憂鬱症會讓你覺得很孤單這是憂鬱症主要的症狀之一所以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是有幫助的。 拜我們的社會習性,以及一種告解式的社會名流文化所賜,通常我們聽到出問題的都是名人。 但是這無所謂,聽到愈多其實愈好,但也不盡然一直是如此。 身為一個作家,我不會特別想去知道厄尼斯特.海明威用他的槍做了些什麼事,或是希薇亞.普拉斯的頭在她的烤爐裡,我甚至不喜歡太深入探究並非作家的文森.梵谷和他的耳朶。

  4. 2021年10月6日 · 憂鬱症在全世界的盛行率大約是6%8%左右每五人中就會有一人罹患憂鬱症在臺灣約有兩百萬人受憂鬱所苦。. 但擁有平衡的大腦,才能有健康的身心。. 憂鬱不只會影響心靈,更是危害到身體健康。. 利用全球最頂尖的經顱磁刺激術 (TMS)來減輕憂鬱 ...

    • (6)
  5. 6 天前 · 以上皆非憂鬱症其實是大腦的疾病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WHO預估2030年全球疾病經濟負擔第1名是憂鬱症但人為什麼會得憂鬱症三大族群如何面對憂鬱症找到救贖呢本期康健帶你從頭了解憂鬱症你會發現它和你想的不一樣。 詳細資訊. 目錄列表. 大憂鬱時代的心解方.

  6. 憂鬱症在全球各地都是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平均每100個人就有3個人罹患憂鬱症有五分之一的女性和十分之一的男性在其一生中都有過憂鬱的經歷因為憂鬱症過於普遍所以有時候會被稱為心靈的感冒」,然而這種想法容易讓人誤以為得了憂鬱症也沒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