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通常一陣子後就會恢復而憂鬱症不單只是長時間情緒低落還伴隨感受思考行為的改變陪伴憂鬱症親友心理師提供不給建議不強迫不鼓勵不反駁以及了解憂鬱症尊重對方陪伴就醫釐清自己的內在等4不4要」。 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劉羽修指出,陪伴憂鬱症親友的「4不」為不隨意給予對方建議,每個人都不一樣,憂鬱症也跟一般的心情不好不同,你的建議不見得是對方需要的;不強迫對方接受你的好意或做些甚麼來改變現狀,強迫反而會對方更有壓力,適得其反;不隨意說出激勵正向的話語,「加油! 你一定可以好起來的」的鼓勵,可能會讓患者產生「難道我還不夠努力嗎? 還是因為我不夠努力才變成這樣?

  2. 2024年3月15日 · 2024-03-15. 「躁鬱症常會先以憂鬱表現再加上民眾對躁症認知不足求診陳述症狀時多會偏重在憂鬱. 《本文轉載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根據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1年自殺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其中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上升最多,心理健康司分析精神科共病(如:憂鬱、焦慮)是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之一。 因此,及時發現身心疾病相關症狀,提供轉介、治療是青少年自殺防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然而「躁鬱症」常會先以憂鬱表現,再加上民眾對躁症認知不足,求診陳述症狀時多會偏重在憂鬱。

  3. 2023年6月1日 · 起初使用抗憂鬱症藥物並無起色當後來出現幻聽暴飲暴食嗜睡等症狀才判斷比較屬於躁鬱症之表現經使用精神安定劑半個月後情緒穩定許多一個月後不再想自殺甚至開始外出與朋友互動未來也有機會重返校園兩位醫師共同呼籲民眾除了憂鬱症也多留意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睡眠需求減少亢奮聒噪衝動行為等躁症或輕躁症的症狀及早尋求身心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等專業治療家人朋友也可以協助覺察抱持同理陪伴與傾聽同時和校園師長建構起支持系統以利症狀發作時可盡速就醫減少憾事。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 (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reference.

  4. 憂鬱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悶悶不樂面露愁容哭泣易怒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或樂趣性慾減低認知及動作遲鈍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失眠經常凌晨醒來疲倦及四肢無力覺得無助無用無望且常合併有明顯焦慮症狀如恐慌莫名的恐懼心悸胸悶頭暈及全身疼痛等。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表示,當親友出現上述情況,甚至突然把心愛或重要東西送人、突然傳訊息給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講話速度變慢且不願意與人溝通、常閱讀或尋找有關死亡資料等時,應盡速陪伴給予支持,傾聽並試著引導情緒宣洩,移除危險物品,等待對方情緒緩和後協助就醫與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指出,在治療方面理想上合併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效果優於單一治療。

  5. 2023年10月16日 · 以快速抗憂鬱的鼻噴劑為例目前在台灣適應症為鬱症合併有自殺意念者能幫助病友在短時間內緩解症狀阻擋自殺念頭。 此外,老人鬱症的藥物治療,也需要綜合憂鬱病症、其他疾病如高血壓或高血糖、營養、生活等各層面,一起評估與調整。 鬱症治療不單單只是用藥減緩症狀,也包含飲食、睡眠、運動、日照、生活調整、支持等,才可達到降低自傷、自殺風險,以及恢復功能、社交活動等的治療目標。 邱南英副院長強調,其中親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現在很多老年人獨居,不太會注意到憂鬱情緒的變化,希望親友特別是子女要留意。 而現在很多的老年人不喜歡就醫,怕會影響年輕人工作,這時可以讓他們了解「父母健康才是我們子女最大的幸福」,鼓勵且陪伴家中長輩,讓他們獲得適當的診斷、治療。

  6. 2023年3月6日 · 專家告訴你. By 健康醫療網. 2023-03-06. 若伴侶是重度憂鬱症病友平時民眾該注意哪些警訊? 又該如何給予支持、協助呢?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農曆春節、元宵節與情人節等團聚節日,總是讓人充滿溫暖、歡樂,但對患有憂鬱症的病友來說,節日可能會成為情感疾患的觸發因子,導致疾病發作、症狀惡化,必須提前回診,甚至住院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就分享到,每年過年、情人節與中秋節等重大節日來臨前夕,病人前來就診的比例確實比較高,尤其又以重度憂鬱症、焦慮症的個案為大宗。 其中,重度憂鬱症的病友症狀發作時,輕則有自傷行為,重則有輕生風險,更需特別留意。 為何節日易使憂鬱症復發? 應注意哪些警訊?

  7. 2024年5月11日 · 2024-05-11.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迎接母親節比起禮物或美食不妨從關照媽媽的身心健康做起在全球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不僅如此根據研究指出被診斷出憂鬱症的女性比憂鬱症的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臟病2024年4月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期刊亞洲期刊的研究由日本多位學者進行採用JMDCJapan Medical Data Center)的索賠數據庫中的資料進行追蹤和回顧,時間從2005年到2022年,篩選出412萬5720份的參與者,年齡介於18-75歲,其中約57%為男性,且將憂鬱症患者確定在初次檢查前已經過臨床診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