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6日 · MIT研究:是心情不好,還是憂鬱症?. 回答七個問題,AI就能判斷你是否生病了. 潛在的憂鬱人口可能更多。. 台灣每十萬名患者,只有約2300人就醫,比例明顯偏低。. (pixabay) 醫師會從病患用語及說話方式,判斷是否患憂鬱症;現在,透過人工智慧訓練,只要七段 ...

  2. 2022年8月26日 · 憂鬱症的治療包括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親友(最好至少有3位)的傾聽、陪伴、帶動;治療需要6~12個月的療程,這真是需要耐心、信心、與愛心的。.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至於自殺防治,自殺防治中心特別比照澳洲以及國際醫療做法,提出「一問、二 ...

  3. 2024年4月29日 · 抑鬱症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卻常常被社會忽視或以刻板印象對待。筆者深感我們根本不了解抑鬱症,卻對患者苛刻相對。本文將探討全球抑鬱症的趨勢,介紹香港抑鬱症患者的現況,和抑鬱症患者所面臨的苦難和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全球抑鬱症的趨勢及香港...

  4. 2024年5月26日 · 包括憂鬱症在內的許多身心症狀疾患愈來愈普遍,如何理解此類疾病,並且讓大家對於此類疾病症狀的產生、如何預防及有哪些治療方式更為了解。

  5. 2022年8月19日 · 憂鬱症是現代人的常見疾病,不少人心情低落時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憂鬱症。.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今天 (19日)指出,90%的人都會憂鬱,憂鬱並不等於憂鬱症,憂鬱症必須符合九大症狀的其中5項,而一旦出現睡眠障礙,就必須就醫。. 藝人艾成日前 ...

  6. 2023年7月6日 · 精神科醫師陳文瑩指出,民眾可從幾大面向觀察自己或親友是否可能罹患憂鬱症,在生理上,出現體力變差、食慾不佳、睡眠障礙等;另外包括心情憂鬱、沒有笑容、時常哭泣、對原本的興趣喪失動力;此外,思想變的負面,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救了

  7. 2022年10月18日 · 憂鬱情緒篩檢雖不是診斷,但有三項好處,第一是能及早辨識出有心理疾病困擾、需要協助者,適時能獲得診斷與治療;再者透過檢測過程,了解憂鬱症症狀的警告信號,有助於幫助家人與朋友識別情緒狀態,最後當越多人進行篩檢或願意開口談憂鬱症,就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