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12日 · 在收養的申請歷程中,最考量的絕對是孩子的利益,也絕對是擔心孩子受到兒虐、被拋棄等等狀態,或是雙親情緒及環境的不穩定ˋ,這是放在優先考量的部分。

  2. 2020年11月10日 · 在討論親密關係中的欺騙與背叛之前,我們需要釐清一個概念,那就是信任。 只有你曾經信任過一個人,你才能在後來被欺騙,被背叛——這是一個前提。 不同領域的學者們都將對他人的信任視為最核心的社會資產 。 大體上,信任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涉及到熟悉的小圈子中的人,稱為「殊化信任」,譬如朋友,伴侶,父母。 另一類則關於廣大的不熟悉的人群,稱為「擴散信任」,譬如陌生人,或權威。 信任是如何產生的? 總結學者們的觀點,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信任的建立與認知、喜愛、直覺,甚至對方的威懾力和身份有關。 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我們相信對方有「責任感」和「能力」,我們相信他們在這段關係之中的善意。 實際上,當我們決定信任一個人時,也就在無形之中讓渡了自己的許多權利,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賦予了對方傷害我們的權利。

  3. 2017年6月30日 · 一、原本臺灣主權移交中華民國的可能性. 先來談談臺灣主權為何有移交中華民國政府的「可能性」。 這裡講的「可能性」是指二戰末期,基於美中體制的互惠考量,美國的確是準備讓中華民國擁有臺灣。 1943年3月,美國羅斯福 (F. D. Roosevelt)總統在華盛頓與英國外相艾登 (A. Eden) 會談時,就曾提議戰後將臺灣交給中華民國。 為何美國會有上述的提議? 當時第一夫人宋美齡在美國有強大的遊說團,加上羅斯福擔心中國會單獨與日本媾和,退出戰局,因此同意臺灣「歸還」中華民國政府。 而羅斯福的目的在於:1.拉蔣抗日,2.以華制日,防止日本戰後東山再起,3.尊重中國領土完整,博得正義的喝采。

  4. 2018年5月4日 · 1. 先坦白一切. 首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坦白這一切,讓你的另一半清楚知道你到底做了什麼, 任何你之前隱瞞的事情,都應該在此刻告訴他 ,因為如果他之後再發現了你隱瞞的事情,就會造成二次傷害,難以挽回。 這也能讓他判斷能不能夠再次信任你,如果可以,這個舉動其實會加強他對你的信任。 2. 耐心地給他足夠的時間. 如果對方要求,你可能會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坦承和解釋。 「 不斷承認你確實傷害或背叛你的另一半,其實是有助於修復關係的 。 」感情諮商師Aimee Hartstein表示,「只要他需要,就要試著補救並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和另一半持續溝通。 」雖然你可能會感到挫折跟煩躁,但別忘了你的另一半正因為你犯下的錯,而感到更痛苦。 3. 對他更溫柔一些.

  5. 2018年3月29日 · 當安全感被破壞,人會處在一種震驚、焦慮、擔心的狀態,像是大地震過後處在一種受驚的狀態,重複出現自己被拋棄的感受、畫面,因此有晃神、失憶、失眠、惡夢、緊繃、焦慮等狀態。

  6. 2019年5月10日 · 在「全」的環境下,有哪些事情是年輕人掙扎不想放棄的呢? 今日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網路大數據》調查,整理出網友討論25歲以前,最迷惘煩惱的事。

  7. 2018年8月20日 · 1.一提到過去的事就會渾身不自在. 2.覺得有些私事如果被他知道了會被嫌惡. 3.怕自己如果坦承以對的話,會激怒對方. 4.寧可不愛對方,就不用承擔失去他的風險. 5.總覺得對方最後還是會背叛我. 6.不敢在他面前表現真實的一面. 7.和他很親密時,情感會強烈到想停下來,即使是正面的情感. 8.擔心自己可能會做出傷害他情感的事. 9.怕他想控制我,不想跟他太親密. 10.心裏某部分擔心做出長遠的承諾. 11.對於被他依賴、成為他的支柱感到不安. 12.為小事惱怒,擔心自己無法跟任何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引自 [ 1] p.93-114 部分題項,原題項 15 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