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15日 · 1. 抓住人性需求. 傳常利用人們貪圖暴利心態作為誘餌,一旦經不起誘惑加入,就會被傳人員「畫大餅」矇騙,最終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 2. 利用從眾心理. 有心理學實驗證實過,當周圍人都持有同一種觀點時候,人就容易受影響而相信這種看法,從而建立安全感,很難有自己獨立思維。 傳人員在組織各種講座或活動時,會通過一些口號或者儀式營造氣氛,讓很多人下意識地去順應、服從。 3. 打感情牌. 傳通過家人、朋友介紹入伙比較多,這種親密關係會影響自己判斷。 此外,很多傳者給人以特別親切第一印象,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正確,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 在人生地不熟情況下,傳分子一句關心或問候會把心理距離拉得很近,讓人覺得非常親切和溫暖,於是對傳分子說的話深信不疑。 4. 灌輸恐懼感.

  2. 2020年5月18日 · 越是情商高的人 越懂得如何拒絕別人6個方法讓你學會拒絕」 【阿波羅新聞網 2020-05-18 訊】 默認. 前幾天一位朋友跟我說,有人找他幫助做個微電影,但是給的價格又不高,他跑來問我該如何拒絕? 這讓我突然想到,很多年前非常火的一部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主演 陳喬恩 飾演的角色有個綽號叫「便利貼女孩」。 這位「便利貼女孩」非常熱心,無論同事們提什麼樣的要求,她都盡力滿足,從來不懂得拒絕。 雖然這是電視劇中的人物,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 為什麼你會不好意思拒絕別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比如別人跟你借錢,你明明沒錢寧願借錢也要滿足別人的要求。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其實就是你內心害怕跟對方說「不」。

  3. 2017年2月13日 · 既然不可能答應每個人的請求我整理出八個說不的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事後證明在不同情形下用下列方式婉拒他人是較適當的。 1.拖延戰術:「我現在有點忙不過來,不過之後或許有空。 我的第一種回答是坦白地說明,我現階段因為剛出書要到各地巡迴,真的沒有空幫忙,希望幾個月後我能有辦法騰出時間來幫你。 這樣的答覆能過濾出,誰才是真的很在意可否連繫上你,我會優先回覆那些熱情且堅定的人,同時不經意地懲罰了那些想「搭便車」、坐享其成的人。 美國新聞業者 Joel Stein感嘆: 「現在的人總是只幫到那些『咄咄逼人』的人,而忽略了那些尊重你的時間、深怕會打擾到你的生活的人。 2.提供對方別的方法:「我無法勝任你的請求,但你可以試試這個。 許多請求遠超過我專業能力所及,答應了也只是幫倒忙。

  4. 2024年4月19日 · 李笑來剛從國外學習回來時,有個老同學來找他。 不想同學剛坐下來,就開始各種抱怨。 領導沒有責任心,妻子太嘮叨,孩子也不聽話……仿佛全世界負能量都聚集在了他身上。 過了一會,李笑來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也開始情不自禁地發牢騷。 他馬上意識到自己被傳染了。 遇事就倒苦水,不如意就消極抱怨懟天懟地懟父母。 這就是嘴窮。 你一旦跟他們相處,他們身上負能量就會立馬傳染你。 若是不能及時擺脫,便只能被其同化,跟其一起沉淪。 作家肖於就有一個這樣朋友。 有段時間,朋友每天都在跟她吐槽。 工作人際往來,家裏一地雞毛,就連每日天氣路況她都要吐槽下。 上班發語音,下班打電話。 每次肖於都還沒來得及消化,又是新一輪苦水。 於是漸漸地,肖於也開始抱怨、哀嘆。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充斥着各種不如意。

  5. 2024年4月20日 · 今天我們就整理了40個讓你社交開掛處世小技巧,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無法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 我們每天都要跟不同人打交道,比如上級、同事、下屬、家人、親戚、朋友或者客戶、合作夥伴等等。 面對形形色色人,紛繁複雜人際關係,有人感覺很累,應付不暇,有人感覺得心應手,人緣奇好。 區別就在於,後者掌握了為人處世的方法。 掌握了這些基本的方法,不論在什麼場景、跟什麼樣人打交道,你都會得心應手。 上面這40條小技巧其實都是從生活細微之處着眼,在細節中體現出我們真誠、細心和耐心,進而才能交到好朋友,收穫好人緣。 原文網址: https://hk.aboluowang.com/QA7odxP.html.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星悅占星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6. 2021年9月17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09-17 訊】 默認. 生活之中無處不心理」,今天為大家介紹12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社會交往中更得心應手」~ 1、野馬效應. 吸血 蝙蝠 吸取野馬的血為食,但所吸的血量極少,遠不足以使野馬死去,野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因 芝麻 小事而大動肝火,以致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要想明白到底為了什麼而生氣和焦慮,不要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 2、聚光燈效應. 有時我們總不經意地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但事後馬上就忘了。 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 ,「聚光燈效應」只存在於你的頭腦中,而非真實情況的反映。 試一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會更好。 3、毛毛蟲效應.

  7. 2021年7月10日 · 01. 人到中年萬事休。 沒有一個中年人活得很輕鬆但是再不輕鬆的日子依舊要過下去別無他法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一方面靠自己爭氣另一方面靠親戚朋友幫忙如果能夠遇到貴人那就更好了。 作為中年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不得不和別人打交道。 比方說,做生意的人,要和顧客打交道;上班族,要和同事打交道。 人與人交往,撐到最後的,就靠「人品」。 聰明的人,擇善而交,擇良而處,在交友的時候,儘量遠離是是非非。 人到中年,要拒絕以下幾個人來家裏做客。 把煩惱拒之門外,把幸福留在家裏,讓家變成溫馨的港灣,治癒人生的疲憊。 02. 第一,拒絕借錢的人來做客。 莎士比亞說:「不要借人錢,也不要問別人借錢,借人錢的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這年頭,借錢不還的人,習以為常;能準時還錢的人,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