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營養不良. ( 一) 選擇喜歡食物。 ( 二) 補充水分攝取,每日至少2000c.c.。 ( 三) 若堅持不吃或體重持續減輕則立即就醫。 四、遇到挫折時該如何因應 ( 一) 認清目前所面臨問題 試著讓自己安靜下來並問自己「我需要什麼幫忙?」、「現在感 受?」, 列出可行解決方法。 ( 二) 尋求支持與協助 常與親友談心,共同討論所面臨困難及處理方法。 ( 三) 學習正向方式解決. 培養「正向思考模式」,學習以樂觀取代無助感。 發揮個人長處,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學習用正向的話語來鼓勵、提醒自己。 五、出現自殺意念 尋求親友協助,若無效則立即就醫。 六、持續治療重要性. ( 一) 憂鬱症會造成生活功能下降,症狀發作越頻繁,病程會越長、越嚴重。

  2. 讓民眾親屬及醫療團隊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過程中了解對生死的想法與價值觀並將醫療決定權交還給自己降低親屬面對自己離世時的決策壓力進而因尊重和支持自己的決定。. 醫療團隊會回答有關預立醫療決定的問題如什麼情況可以拒絕哪些 ...

    • 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
  3. 出現攻擊他人或自我傷害行為的處理方式 一般在出現攻擊他人或自我傷害行為之前,會有一些引發的原因:像是受到幻覺及妄想干擾,並且會出現相關的暴力前兆,:眼神敵意雙手握拳口出威脅坐立不安急躁等,此時可利用下列方式處理: ( ㄧ)請一位與病人關係較良好或較具影響力的家人,試著鼓勵其說出心中想法與不舒服的感受。 例如:平常與姊姊感情較好、或對爸爸最服從,可由這些家人協助,以溫和語氣詢問「怎麼了?你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說說看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處理!」,引導表達想法時保持安全距離( 一個手臂的距離)。 ( 二)引導以較安全的方法發洩情緒,如:打枕頭、唱歌、深呼吸及運動等。 圖一、唱歌圖二、運動 ( 三)若已出現攻擊暴力或自傷行為在家無法處理時,請立即尋求其他家屬或社區員警協助帶至急診就醫。

  4. 找一個新嗜好,取代吸菸。 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避開想要吸菸時間及環境,如果習慣飯後吸菸,不妨吃完飯後起身離開桌子,刷牙或散步。 咬蔬菜條:小黃瓜條、芹菜條、胡蘿蔔條( 圖一)、口香糖。 、蔬菜條. ( 三) 分散注意力: 晨間散步、溜狗、游泳、瑜珈及規律運動。 清理房子或床鋪、去除牆壁和天花板尼古丁菸燻。 做菜品嘗美味食物。 ( 四)自我提醒: 寫戒菸日記,每天提醒自己“今天又是新無菸日”我身體正在戰勝吸菸造成危害,提醒自己戒菸理由和戒菸時要做事。 如家中有小孩,想到孩子會模仿,就會放棄不吸菸了。 ( 五)改變生活習慣. 1. 避免含糖、咖啡因飲料、 節制飲酒, 多喝白開水。 ( 圖二- 圖五) X. O. 圖二、含糖飲料 圖三、含咖啡因飲料 圖四、含酒精飲料 圖五、白開水.

  5. 一、溝通互動技巧: ( 一)絕對不要與病人爭執或讓說錯話病人感到困窘。 ( 二)說話速度放慢,使用簡短熟悉語句,一次只說一件事,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 三)與病人互動時要有眼神接觸,使用成人說話平等方式與病人溝通,讓 病人感受到關懷。 ( 四)避免批評或糾正病人說的話,即使你不太認同也不要與病人爭吵,多 說「你可以」,少說「你不可以」。 ( 五)表現出你有興趣與其交談,試著做一個好傾聽者。 ( 六)有耐心且多給予支持,應以穩定、溫和態度來對待。 ( 七)找一個安靜地方交談,避免外來干擾。 ( 八)使用視覺上線索,如利用手指出或開始一個動作,利用手勢、身體 姿勢、圖片來幫助溝通。 二、提供安全居家照顧: ( 一)預防意外發生:

  6. 當自己必須以酒精來克服心中焦慮與擔憂時,可找身心科醫師幫助, 與你共同找出克服的方法,不需藉由酒精來麻醉自己,另外也可以參加一些互助組織,與有同樣煩惱的人交換心得,找出最好與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參考資料: 邱銘章、杜恩年、胡海國、葉寶專、黃偉烈、簡意玲(2017).酒精相關的認知功能損害‧ 台灣醫學,21(1),103-112 。 林君萍、 施雅雯、 洪翠妹、鄒淑萍(2019).運用機械式晤談法於一位酒精成癮個案之護理經驗‧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4(1),34-43 。 林梅鳳、陳姝蓉、洪翠妹(2019)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之護理.蕭叔貞總校閱,精神科護理概論- 基本概念及臨床應用( 十版,583-585) . 華杏。

  7. 預防或減少自殺/自傷出現的方法 ( 一)每日能安排及執行自己的生活計畫,可做些事情,如聽音樂、看報紙以 轉移注意力。 ( 二) 嘗試專注於當下,練習覺察自我情緒及想法,問自己「我需要甚麼?」、 「我現在的感受是甚麼?」,瞭解自己的感受及需求;學習愛自己,避免 嚴厲的自我苛責或過高的自我期許。 ( 三)練習紓解情緒的方法:如聽音樂、旅行、泡澡、禱告、寫日記、看電影 等,平時養成適度抒壓習慣。 2020 年03月護理部核可格式. ~7930062-1~ ( 四)培養適度運動習慣:平時培養規律及適度之運動習慣,可以增加情 緒穩定度。 活動類型:從選擇自己最有興趣的 身體活動開始,例如:慢 跑、快走、有氧運動... 等。 活動頻率:每週. 活動時間:每次 3-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