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a. 平時戴眼鏡,且睡前可戴上眼罩,以防異物侵入眼內。 b. 可以隨身攜帶人工淚液或生理食鹽水保持滋潤。 c. 勿用手揉眼睛。 勤做臉部按摩: a. 在家適度按摩也可以延續療效,減緩肌肉萎縮與僵硬時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受傷神經組織復原。

  2. 「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常常不明原因地時好時壞。 主要的身體表徵: 乾燥症. 苔癬化. 濕疹. 臨床分期. 嬰兒期: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在嬰兒期開始發作,從2個月至4個月開始發病,持續約2至3年左右。 臉頰、頸部、前額部、頭皮是好發部位,冬季時兩頰皮膚變得乾燥、發紅、脫皮,嬰兒開始爬行後,病變會延伸到四肢伸側、手腕,出現脫屑和分泌物,水泡抓破會形成痂皮,這些皮疹會造成嬰兒不安、躁動、不易入睡。 病情時好時壞,有半數的病人在出生後18個月前會痊癒,少數則延續至小兒期。 小兒期:此期的皮膚病變以「癢疹型」或「苔癬化」慢性濕疹變化為主,一般在冬天會惡化,尤其洗完熱水澡,躲進被窩睡覺,常因癢而無意識搔抓,造成發炎,增加傷口感染機率。

  3. 手術通常出現狀況及處理方法. 輕微血尿(36小時內)時:《處理》休息,定時服藥。 皮下瘀血、輕微疼痛時:《處理》定時服藥,自然痊癒。 噁心或嘔吐時:《處理》休息,暫時不吃固體食物。 輕度發燒,38℃以下:《處理》定時服藥,多喝水。 一般活動. 術後24小時以內:一般室內活動。 術後24~48小時:室內日常活動、漫步輕度活動。 術後48小時以後:一般日常生活起居,可輕度工作。 術後星期以後:可恢復正常工作、騎車。 飲食. 手術後當日:水份、流質飲食、稀飯。 手術第二天:正常飲食。 養成飲用大量水份的永久習慣,開水、茶、湯及果汁均可,最理想保持每天排尿2000c.c.以上。 藥物. 平常有長期治療性藥物者,當天可恢復服用。 碎石手術之後,服藥約五天。 追蹤檢查及治療手術後X光檢查.

  4. 診斷腕隧道症候群最好的方法是神經傳導檢查。 神經傳導檢查是利用非常細微的電流刺激正中神經,藉以評估神經的反應以及其受傷程度。 其原理可以用高速公路的交通狀況來比喻,如果高速公路塞車時,平均行車速度會因而降低,甚至在瓶頸的地方會塞的更厲害。 同樣地,正中神經在手腕處韌帶壓迫時,神經的傳導速度就會下降,如此一來,臨床醫生就可診斷出腕隧道症候群。 即使神經傳導檢查是診斷腕隧道症候群的最好方法,然而仍然會有10~25%出現早期腕隧道症候群民眾,因為神經壓迫程度輕微,而無法出現神經傳導的異常。 有了腕隧道症候群該怎麼辦? 輕度腕隧道症候群可以採保守療法,治療方法包括避免過度手腕動作、服用抗發炎藥以及佩戴手腕護具。 使用手腕護具可減少過度手腕動作,必須持續使用2~4週。

  5. 2014年5月28日 · 預約掛號. 婦人禿頭冒腫塊 才知罹患皮膚癌. 2014-05-28. 每週到髮廊洗頭到兩次. 美髮師發現她的頭頂有腫塊、頭髮稀疏. 68歲的朱姓婦人每週至少到髮廊洗頭到兩次,4年前美髮師發現她的頭頂有腫塊、頭髮稀疏,但朱婦不會痛,也不以為意,今年3月腫塊變大又禿髮,才急忙就醫,竟罹患基底細胞癌第2期,腫瘤有兩公分大。 婦人罹患基底細胞癌,頭頂出現落髮、腫塊。 b(記者蔡淑媛翻攝) 開刀切除腫塊 再進行5週25次放射線治療. 這名年輕住在蘭嶼的朱婦原以為是良性腫瘤,開刀切除腫塊並做病理切片檢查,確定是基底細胞癌,腫瘤邊緣仍有殘餘癌細胞,再進行5週25次放射線治療,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已經不到癌細胞,4個月後,婦人的頭髮也漸漸長出來。

  6. 偶爾會有耳鳴、輕中度聽力下降、低頻聽力下降等,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家庭生活或人際關係。. 而偏頭痛是腦部功能性障礙,大腦皮質及腦幹某些神經核,對某些刺激的過度敏感,進而使三叉神經系統引發腦部動脈擴張,出現搏動性的頭痛(會有如血管搏動的 ...

  7. 復健. 頸部酸痛的預防與保健. 頸部痠痛是由於頸椎及周圍軟組織(韌帶、肌肉、椎間盤)的慢性損傷或退化,壓迫刺激頸部的脊髓、神經根及血管,引發頭、頸、肩、手臂以及胸部的疼痛。 主要是以40歲~60歲的中壯年居多,多見於長期低頭工作或有頸部外傷的患者。 椎間盤退化性病變、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先天性畸形或外傷者亦容易有此症。 對頸部痠痛的不良因子,最常見的是長期固定在同一個姿勢,尤其是固定在不良的姿勢;再者就是不當及重複性的施力動作。 高危險的工作族群包括:長時間伏案的上班族、使用電腦螢幕、繪圖工作者……等。 不良姿勢:通常是指人體頸部前屈超過20度,後仰超過5度,或者過度扭轉的姿勢。 當頸肩部長期處於一固定姿勢時,頸部肌肉會一直處在一緊繃的狀態,而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讓頸肩部的肌肉容易疲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