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6月14日 · 人造意識/機械姬 (X-Machina) 人工智慧這個題材並非什麼新梗,不同的是,本片比較像是「追求自由,並確定自我生命意義」的電影,只不過追求者是人造人而已,非是像魔鬼終結者或駭客任務般反客為主統治世界。. 雖然片中幾句對話顯示擔心日後人工智慧取代 ...

  2. 2015年8月16日 · 所以,還是不少片段真的讓人看了忍不住掉淚。 例如,從本片一開始,毫無對白,只有字幕說明,但畫面出現了: 「日本政府至今不認錯、不道歉、不賠償」的字眼,搭配白色背景(白色在華人傳統是喪禮專用色),這種符號意象似乎在控訴著公義無處申張的悲鳴,看得我莫名的悲從中來,淚水 ...

  3. 去年上映的《 佈局 》可謂當時市場中橫空殺出的一匹黑馬,其燒腦的劇情、翻轉的發展和環環相扣的暗梗,讓上映後的口碑爆棚,也使該片擠入了「以口碑帶動票房逆勢成長」的典範之列。 然而,當時即不少人告訴我導演的前作《屍物招領》更為經典,《 佈局 》雖然驚人,但不少設定與《屍物 ...

  4. 2017年2月12日 · a) 「宿命論」: 個至高無上的力量「安排」好了一切,所有將來發生的事情,不管我們怎麼做、抉擇(即使已預知結果),也無法改變結果。 然而,明顯看出她仍有「選擇」的能力的,當然以「宿命論」來看,她的自主思考可以是「 事先被設定好的必然 」。

  5. 2016年6月5日 · 買了,我的廣告看? 而「收視率 」又是我們民眾衝高的,所以等於是將閱聽眾以「收視率 」形式賣給廣告主。 因此,我們成了媒體販賣的商品,可是民眾又在過程中參與商品的製作(收看節目),等於是「被人賣了還幫忙出力」的概念!

  6. 2016年11月6日 · 《魚》描述北韓女特務遺入南韓收集情報和剌殺官方要員,遭到男主角和搭檔聯合追緝,最後卻發現真實身份是男主角的未婚妻,而導致戀人相殘的結局。 雖然本片是動作諜報片,但骨子裡卻是不折不扣的愛情片,將「愛情不敵政治」刻畫得十分淒涼摧淚,雖然蠻灑狗血的,但是偏偏我被灑得正中要害,當年的我在電影院還為了結局哭得唏哩嘩啦的,覺得到當時為止看過的動作片中,很少有將愛情描繪得如此動人的! 《魚》的片名乍看之下有點怪,但片中提到有種「季情魚」,出雙入對地游在一起,至死方休。 即使因為河川急流而沖離,也拼命再聚在一起;若是其中一隻死掉,另一隻也跟著死亡。 這種生死都要相隨的特性,在片中則是譬喻男女主角對於彼此「認定唯一」的感情。

  7. 2016年2月29日 · 《震盪效應》和上週看的《驚爆焦點》一樣,都是真人真事改編,也是「小蝦米對抗大鯨」的類型。然而,不同的是,後者的反派角色在片中甚少與主角團隊「直接交鋒」,都是透過體制發揮影響力,而且這方面的著墨也不多; 反之,《震盪效應》中的二元對立所佔篇幅極大,不少正面交鋒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