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林業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臺東間爬岩鰍細斑吻鰕虎兩種底棲性魚類分別喜好棲息溪流中上游有其獨特區位中華鱉在灘地產卵當灘地減少鱉就少菊池氏細鯽是生活農田水圳網絡物種日本禿頭鯊日本瓢鰭鰕虎則是鱉溪洄游性魚類這五種物種

    • 哥倫布不只發現了新大陸…
    • 鳳梨上的葉子 其實不是頭?
    • 吃鳳梨反被鳳梨咬?

    義大利探險家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隔年他重返美洲,在加勒比海瓜德羅普島又有了另一個大發現──鳳梨!哥倫布看印地安人用鳳梨皮泡水洗頭、用鳳梨肉保養皮膚、用鳳梨肉消除皮膚腫膿、吃鳳梨除腹部脹氣……等等,便把這個「神果」帶回歐洲,這才把鳳梨慢慢推廣到全世界。 直到中國康熙年間,傳教士把鳳梨帶到中國,中國人看葉子像鳳尾,形狀像梨子,就稱為「鳳梨」,又因為果肉是中國君王的黃色,所以又被稱為「王梨」,現在臺語的「蓊萊」發音,就是這樣來的。而臺灣則是在1605年由葡萄牙人引進澳門,再由閩粵傳入臺灣。

    有句俗諺「鳳梨頭,西瓜尾」指的是鳳梨的頭部與西瓜的尾部吃起來特別甜,但是鳳梨頭究竟是哪邊呢?事實上,鳳梨葉子才是尾巴,看起來像是底部的才是真正的鳳梨頭,而且由於鳳梨頭會先成熟,所以吃起來也會比較甜喔。

    很多人吃鳳梨的時候,常常會覺得舌頭有刺痛感,有「鳳梨咬舌頭」的情形發生,這是因為鳳梨含有「鳳梨蛋白酶」,它是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可以將肉類蛋白質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幫助蛋白質吸收,很多大廚會用鳳梨汁軟化牛排肉質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所以當鳳梨被我們吃進嘴裡,就會分解口腔黏膜中的蛋白質,所以舌頭也就會有刺痛感。若想緩解,可在吃鳳梨之前可以撒一些鹽巴,如此一來就可以暫時抑制鳳梨酵素的活性,就能避免鳳梨咬舌頭的痛楚啦! 本文摘錄轉載自無毒農,原文標題〈​關於鳳梨,你可能不知道的4件事〉 1. 標籤 2. 鳳梨 3. 無毒農 1. facebook 2. line 3. twitter

  3. 范義彬指出,在六龜試驗林記錄到的70195種開花植物中,只有3470種會吸引蝴蝶採蜜,證實蝴蝶訪花吸蜜是有選擇性的,並非所有開花植物都會吸引蝴蝶前去採蜜;至於什麼開花植物能夠吸引最多種類的蝴蝶,兩處試驗林均以菊科的大花咸豐草能吸引到的

  4. 殼斗科植物是北半溫帶及亞熱帶地區重要的森林組成樹種,《臺灣植物誌記載臺灣共有八個屬40 多種原生殼斗科植物與樟科植物同為天然闊葉林的重要樹種從平地到中高海拔森林都可以找到它們。 造型可愛的殼斗科橡實,是收藏家爭相蒐集的目標,其中捲斗櫟、青剛櫟、小西氏石櫟更是收藏家的最愛。 但橡實對乾燥的承受力差,失去水分就會喪失發芽能力,需要透過動物採集貯藏或攝食來散播,人類的過度採集使得有些數量稀少、原本就繁殖不易的樹種面臨滅絕危機。 在最新出版的《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殼斗科的浸水營石櫟、加拉段柯被列為瀕危等級,臺灣石櫟被列為更稀少的極度瀕危物種。

  5. 臺灣森林物種多樣性高,但並未獲得善用,林務局107年底委託中興大學盤點臺灣森林中具有園藝、景觀、蜜源及保健等潛力的各類植物,並在國有林區內採種、育苗,希望透過推廣種植臺灣原生的森林植物,以減少使用外來種植物做為景觀或園藝植物的機會 ...

  6. 牠們三者都與鮪魚鯖魚花輝同是鯖科Scombridae),進一步追究白腹土魠均為 馬加鰆屬(Scomberomorus) ,而 石喬是棘鰆屬(Acanthocybium) 。. 牠們原來的大小、口味雖有差異性,可是外型倒都呈紡綞形,又都是大型魚、須去頭、切塊上市,這樣就讓不肖業 ...

  7. 20200413. 盛開花海如同片片白色蝴蝶停駐綠葉上的野薑花。 文.攝影/黃朝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或許讀者在野外踏青、漫遊野溪期間,偶爾會發現野溪旁草叢上隻隻白色的蝴蝶翩然於綠葉上,仔細一看,綠葉上的不是蝴蝶而是野薑花開花了。 新竹內灣老街的野薑花粽、炸野薑花、野薑花香腸、野薑花炒蛋,走在老街上就聞到野薑花的香氣。 內灣的野薑花已經完全融入臺灣本島的生活,讓人認為它是臺灣的原生植物,但野薑花的原產地其實是印度,當初可能是因為有著美麗的花及淡雅的香氣,所以被引進臺灣栽培,而今它已適應了臺灣的氣候,歸化為臺灣住民了。 野薑花葉片是新竹內灣包裹粽子的材料。 野薑花花朵構造獨特,花瓣雄蕊可別分不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