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31日 · 主持人 Hank 分享陪伴血癌親友化療的經驗,他指出,在醫院陪伴癌末病患化療的那一年,令他看見「生不如死」的生命狀態,「根本不叫做活著,隨時都很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提到,如果未曾經歷臨終陪伴、親友離世,較難體察人性的細微與想像死亡課題,因此安樂死對年輕人來說較為困難。 江盛代表時代力量作為一個年輕的政黨,成員普遍是 40 歲以下青壯年,關注安樂死議題是難得的事。 他提到自己代表時代力量成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過程,他表示,時代力量為推動安樂死政策,由決策委員邀請他進入不分區名單,他欣然同意。 他打趣道,「我叫他們把我放最後,後來放在第四名,現在我的角色就像四年前的黃國昌! 不過咆哮不是我的個性,I’m a gentleman。 」江盛表示,將自己放在第四,代表時代力量重視安樂死法案。

  2. 2024年1月10日 · 談及廢議題,王婉諭語帶哽咽地表示,一命換一命其實一點都不值得,因為小燈泡的生命和兇手的生命,從來就不是等值的。 事件發生之後,她只想著要如何避免再有人面對自己經歷過的痛苦,這也是她從政的初衷。

  3. 我向勞動部長強調,這種觀念完全是倒果為因,若勞工底薪夠高,怎麼還會需要額外加班才能維持生活呢? 真要讓勞工有足夠收入,就請調整基本工資。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2月29日 · 王晉謙呼籲台灣社會應該盡快再度開啟修憲討論,落實18歲公民權,同時修正國會選舉制度及不分區立委當選門檻,讓時代力量與其他第三勢力小黨所代表的多元聲音前進國會,讓政治更貼近人民,為全民服務。 翁歆媃表示,青年是改變國家未來的力量,去年台學聯與其他公民團體的夥伴走上街頭,向台灣民眾訴說18歲公民權的重要性,雖然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達門檻而沒有通過,但年輕的朋友們用青春書寫了一場無悔的歷史,創造出一場教科書等級社會運動。 翁歆媃指出,在修憲案未通過的情況下,現行民法、刑法規範18歲即為成年,造成18歲到20歲的青年人成為「無法投票的成年人」,凸顯憲法未能與時俱進已嚴重影響年輕人權益。

  6. 2023年8月14日 · 台灣每年大約有 3000 人於交通事故,其中包含 400 位行人,根據警政署資料顯示,8 成行人都不是事故第一當事人,他們只是走在馬路或斑馬線上就意外遭車輛撞擊身亡。

  7. 2023年11月10日 · 政府不願正視租屋族的真實困境,一邊以「不須經房東同意也能申請」的說法卸責,一邊持續盲目撒幣補貼,民眾看得到、領不到,既沒幫到租屋族,也沒改善租屋市場,最後就是租金補貼政策兩頭空。 林易瑩提到,賴清德喊出社宅與包租代管 50 萬戶,一樣是在亂開支票。 過去八年蔡英文的 12 萬戶社宅已經跳票,承諾提供 8 萬戶包租代管也無法完成,內政部不但不願面對租屋黑市的事實,把尚未完工、尚未動工的的戶數都計入,甚至改用「累積人次」來衝高達成率,喜孜孜地拿灌水數字當政績。 林易瑩指出,本會期已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囤房稅法案到現在躺在立法院沒有進度,若未能於本會期完成三讀,將因屆期不連續胎死腹中。 林易瑩呼籲,藍綠召委盡快排審囤房稅,別再選前居住正義,選後擇期再議。 居住正義. 回到上一頁.

  8. 光是今年1 到 5 月,就有 1,309 人於交通事故,不但創下民進黨執政七年來的同期新高,更倒退回十年前的水準。 王婉諭指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沒有顏色黨派之分,下了車,每個人都是行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