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2日 ·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因為身體免疫系統誘發皮膚和深層組織的血管擴張進而造成隆起的皮膚紅疹需要儘速找出誘發的特定過敏原並移除據統計約有五分之一的人都至少會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常見的急性蕁麻疹誘因包含: 食物: 海鮮、酒類、水果(奇異果、芒果等) 花生、堅果、奶蛋製品、食品添加物如人工色素等。 藥物: 中藥、西藥(止痛藥、抗生素等等)。 環境因子: 塵螨、花粉、灰塵、寵物毛髮、皮屑、黴菌、有機溶劑。 物理性因子: 冷熱變化、搔抓、陽光曝曬、運動、流汗、皮膚壓迫。 體質和精神因素: 精神壓力、情緒起伏。 感染: 病毒感染(孩童常見)、蟲咬、寄生蟲感染。 若蕁麻疹反覆發作超過6週以上,就是所謂的「慢性蕁麻疹」,治療上會需要更久的時間。

  2. 2023年4月17日 · 洪大展指出常見過敏性結膜炎的過敏原有髒空氣灰塵花粉塵螨蟑螂動物毛黴菌等。 過度敏感反應多數是第1型免疫,會在數分鐘至1小時內發作。 引起的症狀如下: 早期症狀: 有癢、紅、流淚、分泌物多、眼皮腫等. 晚期症狀: 會刺痛、異物感、畏光、眨眼、揉眼睛、視力模糊、黑眼圈、下眼皮出現褶皺. 大約5人中就至少會有1人得過過敏性結膜炎,超過半數患者有過敏體質或家族史。 此病雖不會傳染、會影響生活品質。 洪大展依過敏原的不同及發作時間,將常見過敏性結膜炎的種類,簡述如下: 急性過敏性結膜炎: 通常是兒童戶外玩耍,接觸花粉或寵物皮屑,發生急速劇癢、流淚、充血、結膜與眼瞼水腫過敏反應。 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 隨季節發作,室外過敏原;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全年斷續發作,室內過敏原。

  3. 2024年4月29日 · 「花粉症」是過敏性鼻炎的一種,也可以稱花粉熱、乾草熱。 雖然症狀類似感冒,但造成的原因卻不同,花粉症是由過敏原所引起的一種過敏反應,感冒則是由病毒所引起。 花粉症常見的過敏原如花粉、塵蟎、寵物毛屑、皮屑等物質過敏。 每逢春夏時期,隨著植物上的花粉萌發,花粉症的機率也跟著提升。 花粉症有哪些症狀? 花粉過敏症好難受! 眼睛紅還出疹子! 花粉症的症狀類似感冒,但不是每個人的花粉症都會在同一時間發作,因不同的花草散播花粉的時間不同,發作時間也稍有幾週的間隔。 此外,如果原本有氣喘的人,症狀可能會惡化,例如呼吸短促和咳嗽等。 以下為常見症狀: 鼻子:打噴嚏、流鼻水、鼻塞、。 眼睛:、眼周皮膚紅腫、流淚。 上顎及喉嚨、咳嗽。 若本身有氣喘的患者較易被誘發。 花粉症好發族群?

  4. 2022年12月15日 · 冬天氣候乾冷年紀偏大之長者或皮膚原有受損容易因皮膚留不住水分而乾裂加上冬季油脂汗腺分泌量減少患者皮膚可能更為乾癢。 「缺脂性皮膚炎」即好發於上述二族群,皮膚科醫師建議3沐浴保濕重點、日常生活3招舒緩不適,但如狀況愈漸 ...

  5. 2023年8月14日 · 「隱翅蟲皮膚炎」(Paederus dermatitis, PD)是一種由接觸毒隱翅蟲屬(Paederus)昆蟲體內共生細菌所產生的隱翅蟲素引起的皮膚疾病。 這種疾病在高溫高濕的夏季,特別是下過雨的午後,較為常見。 臨床表現為皮膚出現線性的紅斑、水泡或膿皰,並伴隨有搔癢、刺痛及灼熱感,最終會結痂並脫落形成色素沉澱的疤痕。 隱翅蟲皮膚炎如何治療? 民眾遭隱翅蟲叮咬後,皮膚恐出現灼燒痛、小水泡、傷口糜爛等情形。 因此,治療上以類固醇、抗組織胺、抗生素為主。 洪政憲表示,類固醇藥膏可以有效消炎,抗組織胺可以減少皮膚的搔癢感,根據不同症狀,藥膏也會隨之不同。 類固醇藥膏: 類固醇藥膏可以有效地消炎,縮短病程,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通常會選用較強效的類固醇藥膏使用。

  6. 2023年9月20日 · 痛風是一種急性的關節炎症狀包括關節紅腫發熱疼痛原因主要是尿酸的結晶積在關節內引起發炎疼痛

  7. 2022年7月8日 ·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教授紀景琪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形成的原因包括了先天的基因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等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2.3全台灣大約有5萬名以上的乾癬患者。 延伸閱讀:患乾癬20年走路如企鵝、眨眼都痛⋯看診3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