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癢感病灶可能劇癢。 二、指甲: 呈凹陷、變黃褐色、粗糙、肥厚、鬆動、脆裂或脫落。 三、關節: 約7%之病患可能合併關節病變。 乾癬之治療(方式很多但需長期治療) 一、煤焦油泡澡: 可抑制表皮細胞增生及止癢。

  2. 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症狀就是皮膚敏感」,這種癢尤其在傍晚到晚上會更加嚴重由於遽癢忍難患童開始搔抓而破皮出血甚至導致細菌感染

  3. 1.由紅斑→丘疹→水泡→膿疱→結痂脫落依序而生。 發展迅速,從發疹開始,可同時在不同的部位看到不同階段的發疹變化。 2.水泡首先出現在軀幹,然後至臉、肩,最後至四肢。 3.疹子呈向心端分布,即軀幹疹子稠密,遠端稀疏。 就四肢而言,近心側(大腿)的疹子分布較遠心側(前臂、小腿)多。 4.水泡持續有3~4天,會很。 抓破容易併發細菌感染而留下疤痕。 5.丘疹很快地變成如眼淚般清澈的水泡,且在24小時內即成混濁,故在同一時間,常可見不同階段大小的疹子。 6.膿疱最後凝成痂皮,這種痂皮不具傳染性(與天花的不同)。 7.有時在口腔、阾道、尿道亦見發疹,口的發疹且在軀幹之前。 8.水痘生於皮膚之表淺處,外壁薄而易破裂,呈橢圓型,直徑2~3㎜,周圍有紅斑環繞。

  4. 2013-09-16. 張貼單位. 護理科. 內 容. 109.12.01修訂. 如何預防褥瘡. 一、您知道什麼是褥瘡嗎? 指皮膚及下方的軟組織受到長時間的外在壓力使血液循環不好營養不良而造成皮膚變紅破皮皮下組織受損肌肉骨頭的細胞壞死嚴重者會造成全身性的敗血症而死亡褥瘡的原因: 1.皮膚長期受壓迫。 2.潮濕的環境:例如大、小便後弄濕床單,而未清洗更換。 3.摩擦:床舖不平整或被硬物壓到(如尿管)。 4.營養不良。 5.長期臥床而無法自行翻身者。 6.有特殊疾病。 :糖尿病。 三、那些地方容易發生褥瘡: 1.仰臥位:後枕骨、肩胛骨、肘、尾骨、腳踝。 2.側臥位:肩、肋骨、骨盆、大轉子、外側腳踝。 3.腹側臥:胸骨、肋骨、膝蓋骨、內側腳踝。 四、如何預防褥瘡的發生:

  5. 2008-09-02. 張貼單位. 兒科. 內 容. 1.以嬰兒肥皂洗澡後趁皮膚的水份尚未乾時,馬上於皮膚乾燥易或發炎處抹以潤膚霜,而非乳液或油質。 2.避免於高溫潮溼的環境下運動或工作。 3.穿著質輕可透氣的服飾,避免粗糙或毛料的衣褲。 回瀏覽頁. 快速連結. 人工掛號:02-24251215 掛號傳真:02-24214177 建議使用瀏覽器IE8 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以上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院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6. 當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周邊組織則會有疼痛的症狀,當壓迫到神經組織則會有動作無力及感覺異常的現象。 症狀會因椎間盤突出的方向及程度不同而不同,而最常見的椎間盤突出是往後側或後外側突出。 治療原則. 如果症狀很嚴重,床上休息和短時間規律的行走是需要的,應該要避免床上休息超過2天。 應配合醫師指示輔以藥物治療,以加速病程緩解。 腰椎椎間盤突出之復健治療 : 牽引:增加椎間的空隙以減少椎間壓力,進而降低椎間盤突出的可能。 局部熱敷及電療以減輕疼痛及肌肉緊張。 後仰運動:俯臥5?10分鐘,接著以手支撐俯臥5?10分鐘, 如果無法忍受持續性的支撐俯臥,則以重覆性的支撐趴下為主。 如果有因疼痛而造成側彎的現象,則需先校正其側彎的情形再做後仰運動。

  7. 2013-09-09. 張貼單位. 風濕免疫科. 內 容.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因免疫失調引起的慢性關節炎. 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其盛行率約為 1%, 女男比約為3比 1. 其病因迄今未明,可能有遺傳因素, 環境因素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顧名思義,以關節侵犯為主,通常為對稱性,上下肢都可能被侵犯,少數較晚期的病人會擴及頸椎. 這些關節炎會合併明顯的晨間僵硬,有些會長達數小時,甚至鎮日腫脹疼痛. 較輕微的僵硬及關節痛,經過適度的運動後,可望獲得緩解. 除了關節外還可能侵犯其他器官,由上而下分別有:唾液腺,淚腺,心臟,肺臟,肝臟,脾臟,腎臟,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及神經系統等.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侵犯範圍及病程,因人而異,因此也會有不同的療效和預後.